嘉州文化历史悠久,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哺育了无数英才,也哺育了世世代代嘉州人民,他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厚重的嘉州文化,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嘉州文化花园中最灿烂的奇葩。
目前,乐山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3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88项。
这些文化珍宝,你知道多少?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走进非遗的世界,
去了解她,感受她,保护她......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
年,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被列入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小时候听爷爷奶奶给我们讲的那些传说故事,什么《峨眉神话》、《峨眉灵狐》等等,这些传说故事你都听过吗?还有儿时看过的那些经典影视作品,《封神榜》、《白蛇传》等等,相信很多场景你都还记得!这些都是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这些都在我们身边。
峨眉山民间传说从历史上来看,可以说是佛道两家斗智斗勇的具体体现,可以看清佛、道在峨眉山的历史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别:一是道家神话,二是佛教故事,三是民间传说。其共同特点均与峨眉山的地理、殿堂、寺院、树木、动物、风物、古迹等有关。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是峨眉山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口头创作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流传于广大群众中,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得到传述人的不断加工丰富、提炼,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
峨眉山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承人多是山中僧人、道人和当地农民。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老和尚、老道士都已作古,剩下的也年事已高,许多能讲述故事的农民也年老体弱,能讲述者越来越少。
贰柒拾竞技
年,五通桥区、市中区贰柒拾竞技被列入市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时空闲的时候,不管朋友聚在一起,还是家庭聚会,都会扯上一圈贰柒拾,这是乐山人的传统。新广场的板凳上,老公园的长廊里,随处可见扯贰柒拾的乐山人,已经成了乐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贰柒拾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西南一带,是一种数字纸牌类的娱乐益智的博弈竞技活动。起源于乐山民间,是乐山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历史久远。
桥字牌(贰柒拾)是大众参与的,一般以三人成局的益智娱乐、博弈竞技活动,其特点是趣味性、娱乐性强,简单易懂,易学易会,但精通不易。
在乐山,老幼妇孺均会打贰柒拾,深受市民喜爱,其影响面渗透到成都、重庆和川南一带。
嘉州大庙会
年,嘉州大庙会被列入市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小时候总喜欢和爷爷奶奶去看舞狮表演,猜灯谜,看川剧...几十年过去了,庙会延续传统,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舞狮、传统民族花会、嘉州民俗表演、嘉州老照片展、非遗展演、民间手工艺展、大型游艺、特价书市、川剧、武术、灯谜、玩具、杂技和特色美食等。
庙会活动丰富多彩,有乐的、有吃的、有玩的、有看的,再现民间过年的热闹欢腾场面,是为乐山市民和广大游客奉上的一场节日盛会。
嘉州大庙会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集会的地方在乐山的城东,集会主要是进行占卜活动,被称之为春会。春会是嘉州大庙会的最初形式。
古时嘉州大庙会的传统主题是吸引八方游人来乐山凌云拜佛,烧香敬神,祈愿还家,围绕“庙”和“会”祭神而展开的活动。如今的嘉州大庙会是以展示民俗民情文化为主要特色。庙会一年一度,由两大主题活动以及多项子活动组成。一是市民和游客可以上山拜大佛,祈福新年吉祥如意;二是下山可逛庙会,看大戏,品美食,参加游乐活动,感受嘉州的文化韵味,体味在乐山过年的风俗和习惯。
乐山李菜刀
年,乐山李菜刀被列入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乐山李培德打制的菜刀,又名李菜刀,乐山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李菜刀更是走出了乐山,名声远扬。
李陪德年独自开打铁铺,解放前,李菜刀在乐山就很有名。解放后,李培德成为乐山铁器社的负责人之一。年,四川省在重庆开展了手工业系统比武大赛,李培德代表乐山地区参加,现场比赛打刀,比质量,比成本,李培德代表乐山地区荣获第一名。年,省*府二轻厅在成都举行现场打刀比赛,李培德代表乐山又获第一名。
年,李培德当选为四川省手工业合作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年,代表科技界,当选乐山市*协委员,年被乐山市二轻局评为“日用刀具制造师”。一个打铁匠享有如此殊荣,在乐山还从来没有过。
进入市场经济后,李陪德发扬光大李菜刀品牌,创办企业乐山李氏刀具厂,仍然秉承了手工艺特色,而且,因材料比过去上了一个档次——使用特殊的不锈钢材料。使李菜刀品质更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今天重点介绍的4项
乐山非遗还有很多很多
遍布乐山11个区县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现了乐山人民
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
折射出乐山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