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1年吃遍成都,实测美食地图 [复制链接]

1#

原创Vivishang魔都吃货小分队

只能说,在成都

吃了50家面以后,我还想再吃50家

#大吃成都50碗面,第1期#

/

成都的面、重庆的小炒和乐山的油炸,是我过去一年多对四川最大的理解和热爱,因为我也没去过四川其他地方。

口味本身就是主观的东西,南北吃口的争议都是永远不消停的话题,何况我对吃面的认知和偏好,也只是个人见解。

[牛王庙不知谁是最正宗系列]

小街巷里总有各种面馆写着“牛王庙”关键字,就像“南翔小笼”和“重庆鸡公煲”一样,也说不出谁是正牌,查了一下,真正意义上的“牛王庙的面”有且只有四家:全欣面,怪味面,家常味,金宴面店。

年的3月份,全欣面的创始人邹代权在牛王庙上街34号开了第一家面馆,才有了以后的各种“牛王庙”,这三个字大概就是想说自己的面够传统、够好吃的意思吧。

牛王庙老号全欣面店

福字街8号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一个正牌“牛王庙”,墙上挂着大字“老号全欣面”。最特别的招牌就是全欣双绍,就是两种杂酱,干的和勾芡的,拌起来就会粘粘乎乎,每根面条上都能蘸足了味,每口吃下去都特别浓。吃了几次,发现有个bug就是他家下手有点重,也可能是个人问题,就是越吃越咸,所以要提前告知一下少放盐才合适。

老号牛王庙金宴面店

锦东路号院

这也是有些口碑的“牛王庙”,还是官方的“成都50强面馆”,招牌是脆绍,就是像肉松一样干干的肉沫,他们家的面不太一样,又宽又有厚度,煮得到位,中间一点点没断生,吃起来有嚼劲又不会觉得很硬。整体就是红油辣子香挺突出,没有过重的调味料。

[网红神坛下不来系列]

成都最不缺的就是网红店,有些是走流量的塑料货,但有些面馆,算是有实力在先,走着走了就红了。

眼哥素椒面

桂王桥南街1号附2号

说是“素椒杂酱第一名”的老店,生意好到中午经常要等位。杂酱的肉沫很大块,很有存在感,口味偏麻,是干爽的辣,很像重庆的面,红油辣子和麻酱的比例很合适,吃多了不腻。面是扁宽一点儿的,不像棍棍面那么有嚼劲,面本身很香。

香味面

祥和里号

祥和里里面的店,开了十多年,慢慢成了打卡店。老板态度很刚,都是吼着来,卫生也不太乐观,去的时候满地垃圾,桌子油腻腻。招牌豇豆面点得最多,肉绍子还不少,最不一样就是突出的麻,花椒味很重,辨识度挺高。

油篓街素椒杂酱面

油篓街41号

太古里旁边,每天爆满的小店,门头特别不起眼。牌子上推荐素椒加红烧肉一起,绍子里加了芽菜,红烧肉很大块,拌匀了也还是特别浓的酱,吃到最后面没了,肉还剩下。大口吃面大口吃肉,就是这家。

左撇子私房面

莲花桂东路师大附中西南门斜对面

开了好几年,最近被带火了,只卖一种杂酱面。去了才知道,最大的亮点是泡菜,藤椒油和红油拌的包菜,甜口的,非常入味,而且免费无限量。杂酱也有点偏甜,加了花生和豇豆,脆香的。用的是粗的棍棍面,很容易蘸上料,一大口吃起下去还挺重。

门板儿面

青龙正街号附26号

这家有名的其实不是面,是“油油饭”,就是杂酱盖饭,熬得粘稠的肉酱配上特调的辣子和豇豆拌饭,用勺子吃最满足。招牌杂酱面味道是一样的,就是换成了拌面而已,蒜香味比较重,吃起来很爽。

巷巷面

书院西街62号院附31号

这个红是因为开在在太古里附近的老小区里,周围都快拆没了,看起来很荒废。一群上了岁数的阿姨叔叔经营着,很像家族企业。招牌杂酱面,放的是脆绍,下面的酱里除了必备的红油有点儿芝麻酱,吃起来除了酱香还有点甜。除了面来这必点的是凉拌鸡,也是偏甜的,夏天吃很过瘾。

[菜市口社区边不缺人系列]

有这么一类面馆,开了好多年点评上也就一两条评论,如果不是路过,可能就永远都不会进去,但是它不缺客人,而且大多是把它当食堂。

同一口锅家常面

水碾河南路爱心盲人按摩旁

一心桥附近,周围网红店不少,也算是美食聚集地。这家明显就是个质朴的做面店,没有装修环境服务,就是走过路过吃一碗的那种食堂,早上人很多。喜欢这个素椒面是因为调味不中,味精很少。

芬姐特色豇豆杂酱面

槐树店路40号附

在成华区的小街道,周围没什么商圈,附近也都是老小区。这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蒜味很重,素椒杂酱配上豇豆,拌起来就能闻到特别重的蒜香,瞬间食欲就变成了口水。

?

罗氏8道面

北顺城街25号

这是我见过的最干净的面馆,从地板到桌子、碗筷,没有一丝油凝的痕迹。店里真的只有8种面,很简单,最喜欢的是杂酱米线,每次都是两口嗦没,猪油香很上头,一点点芝麻酱配上红油,显得不那么腻,而且入味。

?

老魏面馆

竟成路4号附7号

菜市场路口的店,每天早上都是人流不断,桌子都摆到了路边。他们家的素椒杂酱,红油很重,但是调味还好,吃起来有点油叽叽。喜欢这个氛围,吵杂的生活气息。

?

围墙面馆

惜字宫南街62号

在一片围挡里的小店,不只是面,还有小炒。老板娘很热情,干活也麻利。面的味道还可以,没有特别突出,附近上班的很多来吃。

?

无名纸盒

四圣祠南街8号附5号

开了五六年,连个名字都没有,碗也是一次性纸盒,每天中午1点多就关门。去了两次才吃上,就一个大叔自己做,很随意但是很认真。肉绍是香辣的,而且分量特别多,拌什么都会好吃。其他家都喜欢在面里放青菜,这里放的是白菜,烫得软烂好入味。没什么环境可言,就是好吃。

?

燕祥北大铺盖面

北顺城街8号

“北大铺盖面”这几个字也是成都大街上总有的,这家经常来。吃下来最好的就是清汤杂酱刀削,再加一点酸菜。猪油味重了点儿,但是很香,尤其天冷的时候来一碗很舒服。

?

咖哥的面馆

东顺城中街31号

这是我在成都见过最高科技的面馆,大屏自助点单机,高级。素椒杂酱的味道比较普通,没有非常特别,但是也不难吃,很日常,来的大部分都是周围居民。

[从小吃到大的老店系列]

成都本地朋友推荐了一些店,是他们小时候吃到大的,头一回如果不合胃口也正常,这多少吃得都是一种回忆。

?

担担面

龙平路号

至少开了20年,说是龙泉人的童年回忆。名字也很朴素,就叫担担面。很简单的肉绍,猪油味特别香,面是薄的那种小宽面,很容易入味。一定要配上蒸蛋,再来一碗烫蔬菜,这是标配。

?

周琴老面馆

神仙树北路25号

玉林的老店,还是“成都50强”,抄手比面好吃。招牌的素椒杂酱加了豇豆,棍棍面太粗不好入味,吃起来有点费劲,感觉比较一般。现包的抄手很不错,纯肉很香,个头也大,裹上红油吃过瘾。

?

老街杂酱面

东升街34号

镗耙街附近的老店,老夫妻一起经营,墙上挂着老照片,有些年代了。红油杂酱,很稳定,每次去都是一个味,手艺人的店很靠谱。

?

铁门杂酱面

牛市口路22号附6号

牛市口最不缺好吃的店,而且很多都是开了十几年的老店,也是官方50强的店。招牌是杂酱面,不知道是绍子还是面的问题,拌起来一大碗粘粘乎乎,红油也不是很多,吃着吃着味道不是太足,口感也不清爽。

还在继续吃面的路上

近期小目标,吃到家!

聊一聊

去过成都的朋友举个手

留言区用一句话证明你去过~

摄影

Vivishang小部分图片来自dai

设计

刘穿风

*文中图片及文字为小分队原创

-TheEnd-

原标题:《用1年吃遍成都,推荐这50家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