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乐山城內钱摊子方爕泰 [复制链接]

1#

乐山大佛


  清末民初,乐山五通桥境内盐煤业兴旺,盐税增收,经济金融业发展快速,在光绪年间有云南天顺号在盐场设代庄,另外在宣统二年(年)至民国4年(年)乐山、五通桥、犍为、眉山、洪雅等地的典当、钱铺(钱摊子)、钱庄、银行有较大的发展,其中大清银行、浚川银行、中国银行相继在五通桥设立分支机构。

方爕泰10兩川型锭


  清末民初一直到民国发行法币以前,乐山地区货币流通混乱,市面多流通银兩、制钱、银元、铜元,这时兴起了许多专营或兼营银钱兑换的钱店、钱铺(钱摊子)。其中乐山城內钱店有中河街的"兴义长",东大街的"崇义长"、"远大",县街的"方爕泰"、"吉昌永",较场坝的"罗光德",嘉乐门的"陈集文"、"李兰生",水井冲口的"雷福安",道门口的"李兴益"等,大多为兼营兑换。

乐山县古地图


  由于当时一般百姓开设的生意门市(杂货、百货、布匹丝庄.......)是批进再零售,进货时要银两或银元,售货时收的是制钱或铜元,所以必须先经过兑换才能进货,因而形成了银钱兑换业务的发展。最盛时期,乐山城內银钱兑换业(钱摊子)约有余家,附近的眉山的钱铺、钱摊也有数十家,夹江银钱兑换摊点则多达上百家。

方爕泰史料记载

常识小百科


  由于钱铺所兑换的银兩成色、重量不一,不同银元之间有价差,兑换铜元币时随行就市也有价差,顿时众多资金湧入该行业、各自为*。据统计民国20年8月乐山仍有钱铺家,到了民国24年币制改革后兑换业务大幅萎缩,家数下降到50家,民国28年以后兑换业的钱铺、钱摊基本相继停业。

乐山古城及街道


  民国31年3月乐山市面出现拒用"四大行"所发行的50元、元大钞,此时必须以大換小、抵折贴水存在利润,钱铺又开始复苏兴盛。到了民国36年(年)上半年,由于物价高涨,币钞需求急剧扩大,中央银行发行定额本票。以本票换现钞贴水越来越高,兑换钱商活动频繁,黑市买卖银元,当年财*部发布"财*经济处分令",规定限期收兑民间*金、白银及外币,逾期不再兑换。同年9月又公布以旧镍币作为金元劵辅币流通,批准四川旧有半分、二分铜辅币可以流通使用,此举形成物价暴涨,钱商抢购镍币,並以镍币抢购物资的风潮。

钱铺所使用的钱票


  由于国民*府常常金融命令及行*不统一且朝令夕改,致市场上金融及物价極为混乱,钱铺、钱商之间相互倒账,在解放前夕乐山的银钱业就已纷纷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学习川锭、探讨川锭、品味川锭文化,川锭博物馆和您在一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