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搞到了一份乐山大佛的导游解说词你们想 [复制链接]

1#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尔雅》处。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凌云山山门为仿汉代石窟式山门,修建于年,山门上方有“乐山大佛”四个字,为当代名人郭沫若所题,这里便是登山观景的起点。

进入石窟山门,共计台阶级,它象征着弥勒所居兜率内院讲经说法之三十三天,“”又隐寓民间“升、升、升”的吉祥之意。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为古弥勒佛的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唐代诗人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中有“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之句写此,后人即取其意称这里为“龙湫”。清朝嘉定知府史致康草书的巨大“龙”字镌刻于水池后崖壁之上,字大约3米见方,一笔书就,就像一条飞舞的巨龙,因此,龙湫又被称作“一笔龙”。

明代开凿的兜率宫,内有弥勒佛像一尊,高约2米,兜率为梵语音译,意译为“知足”、“喜足”、“妙足”等,是弥勒佛的住处。

雨花台,取意于《佛说阿弥陀经》中,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借指佛法的玄妙广大。

相传苏东坡常游凌云山,陶醉于秀美的汉嘉山水:“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后人取其意筑载酒亭于山上,以资纪念。

过载酒亭,凌云禅院寺门正中挂着巨大金匾,上集郭沫若书“乐山大佛”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言简意赅,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显示出这座千年古刹的不凡气势。

乐山大佛位于凌云山栖鸾峰西壁,坐东向西,是一尊摩崖石刻弥勒佛坐像,坐像通高71米,与凌云山齐,魁伟高大,比例匀称;头宽10米,鼻长5.6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脚背至膝高28米,头顶有发髻个。大佛脚踏三江,背负九峰,远眺峨眉,近瞰嘉州,相当庄严,气魄雄伟,是我国盛唐时期造像的第一巨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石刻坐佛像。

佛像建造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倾覆舟楫,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此,海通立志凿崖开造弥勒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煞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郡吏勒索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的无比愤怒,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大义凛然,从容自抉其目。海通这种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众心,克诚其志。

由于凿刻佛像工程浩大,工期漫长,海通没有等到大佛完工便圆寂了。后由代理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先后主持,到唐贞元十九年大功告成。韦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由张绰手书,记载了开凿大佛的始末,现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上原碑尚存。

佛像凿成之后,曾建十三层楼阁覆盖,名大佛阁,明末毁于战争。

佛像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成佛年代如此久远,为什么至今保存完好?

凌云寺在凌云山顶,被凌云九峰环抱,寺宇辉煌。因是大佛所在,所以又叫大佛寺。

凌云寺创建于唐代,我们今天看到的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圈套修复,明末又经兵燹,大部分被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建国以后不断维修,保存了现在面貌。凌云寺是由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

年5月7日上午9时43分,乐山大佛再现难得一见的“神秘光环”———佛光。乌云还未褪去的乐山大佛上空,突然出现日晕现象,刚刚升起的太阳四周闪现出一个直径约米、内红外紫的五彩光环,色彩时明时暗。千年难遇万人争睹!

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代,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29.29米,共十三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

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四处眺望。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志。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

根据相关记载,乐山大佛曾经数次闭眼流泪显灵,而每一次都是和当时的着名历史事件有关。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们一起,去看看大佛流泪、闭眼以及显灵的照片以及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乐山大佛如此悲愤以及喜悦: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回顾:分别是年、年、年。

年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年连天的自然灾害,饿死的人数于万计,岷山上漂浮众多尸体,大佛不忍看这人间的悲剧,痛苦的闭上眼睛并默默的流泪。年的时候,灾情不见好转,饿死的人继续增加,大佛无力拯救苍生,再一次的闭眼默默流泪。年,毛、朱、周三领导俱逝,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大佛怨天不公,面露怒色。

年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大佛流泪的照片,国家动用了4千万对大佛进行清洗,但还是没有能抹去大佛眼角的泪痕!

年龙年的时候,我国发生了几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情:中国成功加入WTO、北京奥运会申奥成功,双喜临门,乐山大佛佛头闪佛光,吉祥众生。

Ps:本文讲解词为比较官方的讲解词,不涉及五行八卦、生肖运势、拜佛请香等等(你们懂滴),主要涉及主景区的主要景点,其他景点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