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十三五’收官战、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战、防汛抗洪战”接踵而来,乐山交通顶着了压力,以非凡的气魄完成了全年的交通运输工作目标任务。交通投资全省一流,“复工复产”领跑全川,智慧交通发展步伐加快……一揽子计划稳步实施,一系列成绩令人瞩目。
大事一:疫情防控首当其冲。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交通运输首当其冲。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3个高铁站、16个客运站、40个渡口码头、辆客运车辆落实固定防疫检测、“三员”协同防控等“七个全覆盖”措施,坚持戴口罩、测体温、勤消杀“3个%”,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第一道关口。强化“后疫情时期”常态化防控,固化流程、分类分级、常抓不懈,切实筑牢抵御疫情反弹严密防线。
大事二:抗洪抢险当好先行。强化汛前战备,主汛期前餐饮趸船拆解上岸,非法码头完成整治,船舶车辆时刻待命。当“8.18”特大洪灾来临时,第一时间组建抢险救援力量,顺宁99号生命之舟“强渡大渡河”,转移凤洲岛、杜家场被困群众余人。打好灾后恢复、地灾整治、项目包装战后之战。1天内恢复20处干线公路、1周内恢复所有县乡道、1月内抢通夜游三江航道。加快全市处公路地灾整治,国省干线灾损率下降20%。包装申报总投资11.2亿元的4大类别、31个项目,争取灾后补助3.7亿元。
大事三:脱贫攻坚倾情倾力。细化“一村一策”“一路一策”帮扶措施,完成.76公里“畅返不畅”整治、个行*村“通返不通”整治,较全省提前2月实现“两通”兜底。强化脱贫帮扶,在常态化技术帮扶基础上,坚持“周督导、半月通报、月约谈”,强化省、市、县三级帮扶联动,巩固交通脱贫攻坚质效。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因地制宜指导贫困地区布局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等,探索“交通+扶贫+文旅+生态”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大事四:复工复产领跑全省。“一帮人”工地蹲点、“一对一”解决问题、“一揽子”*策帮扶。“公铁水空”项目全省率先复工,交通投资3个月扭亏、4个月转正、半年过半、全年超额。开辟通道拓展运能,公路运输周转量83.7亿吨公里,逆势增长3%以上,排名全省第六;“春风行动”护航返岗,点对点运输民工2.7万人,运输量全省第四。相关做法获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点赞。
大事五:乌蒙沐马畅行高速。年12月31日,一条连接乌蒙山区沐川、马边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至此沐川、马边祖祖辈辈盼望几代的高速路终于修到了“家门口”,两县人民正式进入高速时代。峨汉高速峨眉至峨边段48公里全线贯通。乐西高速上段下段、成乐高速扩容等项目正加快推进。
大事六:水道建设逐级推进。十年磨一剑,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第一梯级老木孔枢纽于年11月27日开工。犍为枢纽主体完工,通航蓄水发电,渠化航道20.2公里。龙溪口枢纽、下段航道整治加快施工,东风岩枢纽前期提速。“乐山港”升级打造“成都港”,成渝*金水道建设逐级推进。
大事七:国省干线全面闭环。乐夹大道青衣江大桥全幅通车,五犍沐犍为段、峨美路峨边至勒乌段等建成通车,省道线市中区段、省道线大件路、省道线青五路等建设顺利,天府大道乐山延伸线等挤入国家“十四五”交通规划,市域内循环持续加密,环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全面形成。
大事八:农村公路有了“路长”。新改建农村公路0公里,等级公路占比达96.5%,完成公里窄路加宽、公里通村公路安防工程,农村出行条件大幅改善。全面推广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农村公路也像“街长”“湖长”有了“路长”。井研跻身“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市“示范县”总数全省第二。公路路况质量持续优良,高质量通过五年一次“部检”,路面性能指数稳居全省第二。
大事九:“美食公交”擦亮名片。继“菜农号”“学生号”“法制号”,公交又与美食联姻上线、景点小吃串珠成链,服务游客“吃遍乐山”。乐山至夹江城际公交开行,乐北城市群实现公交“全覆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条,中心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逐步提升,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大事十:“金通工程”覆盖全市。完成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个行*村“通返不通”整治,提前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全市已有农村“小*车”辆、招呼站(牌)4个、驾驶员名,“出门上车门,下车进家门”,上学、赶场无需再来回捣腾。
扫码下载乐山交通APP乐山市民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支持:乐山市交通指挥中心联系—
主管:乐山市交通运输局
来源:乐山市交通运输局
主编:李建伟、余明
编辑:李凌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