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围绕如何破解四线城市资源禀赋薄弱、治理阶段叠加、群众参与无序等问题,通过探索组织先行、综合赋能、发动群众、引领群众的基层治理四步工作法,有效建立起*组织领导下“扎根—提能—发动—引领”的城市治理闭合循环,探索出一条“成都以外”的城市*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组织先行
筑牢一贯到底的五级*组织治理体系
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全面领导。近年来,市中区在成立区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的基础上,单独落实8个编制,设立区委组成部门城乡治理办,履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督导落实等多项职能,构建起“区—街—社—院—楼”一以贯之的五级基层*组织治理体系。
在街道,市中区深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以5个街道*工委为抓手,优化调整街道职能配置,推动旅游综合、农业综合、食药稽查等三支执法队伍下沉城市一线,明确赋予街道评价部门权、重大事项参与建议权等六大权利,提升街道统筹能力。
社区*员庄严宣誓。
在社区,市中区加快推进社区去行*化,49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事务准入制度,通过建设区域服务综合体——心连心邻里中心实现社区行*事务的空间整合,有效解放社区干部力量,还原社区治理本色。
在社区以下,市中区建设以小区*组织为核心、各类基层*组织为补充的微治理体系,将*组织末梢嵌入各类群众,逐步实现个小区*组织、余个居民小组和个网格治理主体的有机统一。
综合赋能
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优势高效能转化
坚持治理与发展相结合,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基层治理痛点、堵点、难点。为此,市中区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以“红色邻里圈”和心连心邻里中心为抓手,推动*组织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着力优化组织阵地。市中区开展红色引领型社区省级试点,将嵌入群众的五级*组织体系实体化,形成以5个邻里中心为核心,14个社区睦邻空间和20余个小区邻里空间为支撑、5个商圈红领空间为补充的“街道—社区—小区—商圈”四级亲民化阵地服务平台,牵引行*执法、民生事务、便民服务等余项服务事项下沉到群众身边,实现“一站式”办理,有效提升城市基层*组织服务功能。
社区为居民解决问题、提供服务。
着力盘活服务供给。市中区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开展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省级试点,依托心连心邻里中心,建设5个社会组织产业孵化园,孵化和引进养老服务、托幼教育等40余家功能型社会组织,为群众提供低偿优质服务,着力解决社区工薪族等群体的迫切需求,推动30余项公共服务供给社会化。
着力破除机制壁垒。市中区引导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换届试点,5个试点社区登记非户籍选民超过1万人,*组织和居委会选举一次性成功率、一肩挑率分别达到%;定期公布道路管线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议题,组织群众通过议事沙龙等形式讨论商议余场次,切实掌握基层话语权,将群众差异化诉求转化为对基层组织的归属感。
发动群众
推动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改革
市中区围绕四川省委关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尊重和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要求,不断探索群众有效参与基层治理现实途径,将人民作为参与城市治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突出机制引领。市中区开展三治融合型社区省级试点,在有物业和业委会的新型小区,构建“小区*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方议事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支委会前置审议机制;在老旧(三无)小区建立自管委余个,构建“小区*组织+自管委员会+小区居民”三方联动的自治服务机制,构建起了群众直接议事决策的直接民主机制,打下了小区由乱到治的制度基础。
机关单位、“两新”组织*员立即响应洪灾救援。
加强区域联动。市中区开展三社联动省级示范街道建设,用活区域化*建联盟制度,建立了街道社区评价考核部门机制,解决部门“喊不动”问题,推动选派49名共建书记服务社区、支部门*员突击队常驻社区;在8·18特大洪灾期间,71个机关单位、余个“两新”组织立即响应、就近支援,爆发出强大力量。
规范社会参与。市中区一方面整合“两新”组织、经营主体、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开展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余场次,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促进群体融合;另一方面,由小区*支部为主导,协调居民、商铺等广泛制定小区公约、院落守则等余份,调解各类纠纷余起,实现了各类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在“双创”、老旧小区改造、灾后恢复等中心工作中群众参与率达到70%。
引领群众
为*的永续执*注入持久动力
*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微观实效是将人民群众牢牢团结在*组织周围,让*在城市的执*根基更加坚强有力,进而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最终实现“扎根—提能—发动—引领”的基层治理闭环良性运转。
重塑基层结构。市中区通过建强小区楼院*组织,消除了社区以下治理真空,实现了碎片化城市人口的再组织,形成了以楼院为基本单位、物权为基本纽带的新的城市微观结构;基层*组织的服务化转型,迈出了由“管”到“治”的关键一步,为重塑干群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以来,市中区“心连心投诉服务热线”群众满意率提高6.1%,全省*风廉*社会评价排名提高了25名。
社区举办庆祝*的十九大喜迎重阳节文艺汇演活动。
释放改革红利。市中区通过城市基层治理,乐山的城市面貌、人居环境、营商环境等都有了大幅提升,各类要素加速释放出发展活力。上中顺、九龙巷、红旗小区等一大批基层治理示范点的建设,将曾经破败的城市角落变成了网红打卡点,直接助推了乐山“景城一体”“全域旅游”的发展。
满足群众向往。市中区通过*组织引领,全区个老旧小区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整洁优美的蜕变,83个长期存在物业纠纷等小区达成了共识。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城市形象气质大幅提升,公安受理案件数量减少起,受理下降14.5%,实现了群众安居乐业。
稿件素材由乐山市市中区委组织部提供
■记者:郭文治郑新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