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设计朴素主义下的城市绿肺乐山绿心公园 [复制链接]

1#

乐山绿心公园承载的意义是多样化的,

地处城市市区核心地块,

承担乐山市区内最大公共绿地空间,

总体规划范围10.77平方公里,

一期占地面积69公顷,

基于其城市发展、

公众生活及旅游目的地目标的考量,

绿心公园定义为——

综合性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乐山绿心公园建成效果)

乐山构建“双百”城市的目标,叠合乐山市区处女地的开发需求,让这片被称为中国地级市中最大的城区绿心,承载了城市发展、公众生活品质提升以及旅游标杆的目标。在城市核心区位内如此大体量的背景与多重目标之下,

采用何种形式达成城市绿肺的愿景?

如何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牵扯?

绿心公园旨在把乐山人“乐山、乐水”的气质,与绿心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相结合,形成“乐山、乐水、乐人、乐生”的众乐之园,“诗意栖居”的世外桃源。

原有生态上,低影响、低干扰开发

01

将原有鱼塘改造为湿地水塘,保留沿岸大面积竹林与乔木林带,修复游览步道,丰富水岸植物表现,加入观景平台,并在原有建筑基础上修建休闲竹廊,采用生态材料与自然环境融洽结合。

(红雀碗入口建成效果)

(红雀碗入口夜景建成效果)

保护生态基底,局部林相改造;改造芦山湿地,增加芦苇和荷花等水生植物,打造出蒹葭叠翠的水岸风光,营造观鸟胜地。芦山花海采用湿地水生花卉,上层搭配海棠花等花乔与该区域的生机、活力相呼应,形成斑斓花谷。

利用现有水系、水塘跌水与设计水景结合,展现自然基底与人文诗韵交织传承。沿岸栽植水生植物,有嶙峋山石点缀,有自然草地缓坡入水,整体氛围舒适而野趣活泼。

(芦山湿地建成效果)

场地的重生

02

在原有民居的地基位置新建景墙,围合成特别的时光感怀空间,嵌入建筑拆迁的建渣,营造现在与过去、新与旧交融的体验氛围。保留其场地记忆并致敬为保护绿心搬离家园的绿心原住民。

(时光绿心景墙效果图)

利用原有建筑场地设计各种活动区域,儿童区,休闲廊架,半山花园等,用丰富的体验来激发场地活力。同时,利用场地地形及原有细小的水系,设计旱溪、雨水花园,结合植物设计将成为一个动态变化的旱溪花谷。

(休闲廊架实景)

融入环境的自然材料运用

03

设计紧扣“保留、利用、增设施”三大关键词,拒绝"过度设计"保护、传承、"微设计",尊重自然,利用原有场地自然材料进行设计。

(场地材料的重生,自然材料的运用)

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整体选择生态自然、与环境融合度较高的材质如耐候钢板、本地茅石、防腐木、竹子、茅草等进行小品及构筑物的设计。

(场地材料的重生,自然材料的运用)

传承场地文化

04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乐山作为“海棠香国”,绿海路入口位于上位规划中的海棠植物公园的主入口,与城市进入园区的主界面相接,形成便捷的入口交通。植物公园以海棠飞雪为主题,延续乐山海棠香国的文化。根据2km游步道两侧现状自然基底,打造野田、幽谷、绿林三大主题段,形成2公里复合风景绿道。

(春--绿心2公里花海建成效果)

(夏--绿心2公里花海建成效果)

以嘉州画派为意境概念,提取山水画的锦绣丹青为主题,花海以深邃、神秘的蓝紫色系与水墨丹青主题相呼应。

(桥儿洞花海建成效果)

多数综合型城市公园的设计,都会遵循“四化”的原则,即:绿化、人化、文化、活化。而活化,则是公园城市的核心理念,让公园为城市输出价值,要运营起来。也就和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所提出的“一共三生”——公共、生产、生态、生活是一致的。

绿心公园的设计与建造,希望能丰富乐山人民的出行与生活方式,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项目名称:乐山市绿心公园绿色生态整治工程一期建设

项目地点:四川省乐山市

项目规模:69公顷

设计单位:岭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邱国平、肖春花、付悦、赵艳、周康、杨勤、褚亮亮、饶首刚、彭佳欣、高龙、桂饶辉、杨飞、周楚

设计时间: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