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张国华的1950到1962,反击30天直
TUhjnbcbe - 2024/5/5 17:39:00
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2152.html

张国华的到,反击30天直逼新德里,善战者当有赫赫之功

公元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一个雄浑的湖南口音正在诉说一个民族崛起的呐喊!

新生的共和国,给无数同胞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开国大典)

但那个时候的祖国大陆,依旧有不少地方暗流涌动,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也还在苟延残喘。

就在全国欢腾的时候,远在西北的彭德怀依旧在奋战,如彭老总一样的解放军战士们,依旧在奋战。

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全国还未肃清的现实,也让无数人时刻戒备着。

(解放战争)

这其中,就有驻扎四川的二野第十八军。

他们在年1月,接到了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进军西藏。

西藏,那巍峨的雪域高原,还有海拔米的均高,无时无刻不在告诉18军所有将士们,这场行军必定艰难。

人民解放军是一只从不畏惧艰苦的军队,就在大家因为接到新命令欢欣鼓舞的时候,依旧有少部分人有了异样的心思。

寻思着刚刚解放,就让我们去往环境恶劣的西藏地区,这不公平。

以至于二野第18军,居然出现了逃兵!

按后来回忆:最严重的时候,一个班居然只剩班长和副班长,甚至有个师团副政委都说,自己身体不好不愿进藏。

(二野第十八军进驻大西南)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让时任18军军长的张国华气的脸色铁青。

作为长久以来的老革命,从红军时候的小战士一步步走上高级军事干部岗位的他,对革命无比忠诚,对荣誉无比珍视,那容麾下人干出如此丑事!

思虑在三之后,张国华下定决心,一定不能助长这些歪风邪气。

随后他规定:凡逃兵一律不准进藏,就地转退地方。

在清除了不愿前往的少部分人之后,3万18军将士,成连入藏精锐。

那么为何是张国华的第18军,成了入藏的主力?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到当时祖国的时局才能看明白。

建国不久后,毛主席就对西藏问题牵肠挂肚,在他老人家看来,进藏宜早不宜迟,一定要尽快。因此,远在苏联访问的时候,他就电令说:要派遣军队入藏。

(左起: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

最后这命令,转到了刘伯承、邓小平手中。

刘邓两人,解放战争时可谓最佳搭档,他们指挥的二野(中原野战军),更是千里挺近大别山,横扫大西南的百战精锐。

看着地图,数着手下的部队,他们寻思良久。

离西藏最近的,是驻扎在西康省会雅安地区的贺龙部62军(隶属第一野战军),他们去最为便捷,但却不隶属于第二野战军。

所谓选军先选将,寻思良久后的刘伯承和邓小平,将目光投向了少小从军,战功赫赫,善于开拓的18军军长张国华。

选定人选之后,刘邓两位还有贺龙一起在重庆面见张国华,布置进藏任务。

面对这样的任务,张国华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要求,当即答应下来,随后紧锣密鼓的开始部队整肃和开拔工作。

(前排18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

张国华是何样人物,为何能引得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人信赖,成入藏第一人。

则不得不说下,张将军曾经的故事。

张国华,属根红苗正的井冈山当地人,侵染革命根据地水土的他,出生于年,参加红军的时候更是只有15岁。

他参加红军后的最早引路人也很有名气,是当年井冈山的山大王,王佐和袁文才。

参加红军之后的张国华,成长非常迅速,

年3月就成了中国共青团员,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续更是在红军大学中深造(年),年的时候,年仅20岁的张国华,任职福建汀州教导团政治委员,因为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三等红星奖章。

20岁的年纪,从共青团员到共产党员,成了地方教导政治委员,获得红星奖章。

张国华的革命之路,开始的即早又辉煌。

后续的张国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抗战时先后任职八路军师黄河支队政委、教导4旅政委,中共冀鲁豫区第九地委书记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长期担任政委的张国华,又摇身一变,成了解放军战将。

跟随刘邓大军先后参与了渡江战役、成都战役等著名战役,从华北平原一路打到了大西南。

(

这份战功,让仅仅36岁的他,成了即当过政委又主持过军队的军政双重人才。

文武双全的张国华,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川南主任。

看过张国华履历,大致就能懂,为何刘伯承和邓小平会选择年纪轻轻的张国华担当重任。

因为西藏的问题,需要战将,更需要政治,没有足够的政治才华,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光有一腔血勇是无法成事的。

那个时候的西藏,形势可谓错综复杂。

外有以英国、美国甚至印度干涉,他们都不希望这雪域高原,欧亚水系源流回归中国怀抱。

内有以西藏上层反对势力为主的分裂分子作祟,他们也不希望人民解放军进藏。

这两股势力的合流,是暗地里的阻击,而明面上的困难也很多很多。

最大的困难就是,基础设施奇缺的西藏,连路都没几条。

所有的崇山峻岭,唯一能通行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步行。

步行跨越雪域高原,还是数万人一起,这后勤难度,行军难度,在高原环境加持下,无疑是难上加难。

但世界屋脊的重要性,还有时不我待的强烈责任感,让张国华义不容辞。

在动员部队进藏的讲话中,张国华言辞激昂地对所有人说:

你把西藏看成不毛之地,可英帝国主义却从不嫌它荒凉,长期以来拼命往那里钻,现在美帝国主义也在积极插手,难道我们对自己的国土反倒不如帝国主义热心?一省不保,四省不安,如果西藏被帝国主义分割出去,我们的西南边疆后退到金沙江,恐怕我们在四川也坐不安稳吧。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警示之言,更是一个战将拳拳报国心的肺腑之言。

为了表达决心,张国华甚至带上自己的妻子幼女一同到动员会现场,以身作则,鼓舞士气。

(张国华不满3岁的女儿难难,随父进藏时不幸夭折)

随后,就是紧锣密鼓的进军准备期,进藏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太多。

兵员分组、后勤保障、地形调研、路线规划、风险控制、入藏方略,一桩桩一件件,无疑不牵扯张将军大量的精力。

为了充分了解西藏,张国华还不断求教专家学者,寻求活佛支持。

经过一个多月周密的准备,张国华将军从一个对西藏一窍不通的藏盲变成了西藏专家。

谋定而后动的张国华,证明了刘邓的眼光。

公元年2月3日,十八军先遣队最先开拔,在军副政委王其梅、参谋长李觉带领下拉开了入藏序幕。

先遣队出发后仅一个月,张国华在四川乐山召开全军誓师大会,全军所有人坚定了目标。

这目标就是:坚决完成进藏任务,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

然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始出发了。

进藏行军无疑是艰苦的。

苦就苦在复杂极端的自然环境,还有高原独有的高原反应上,但十八军将士依旧不忘初心,牢记毛主席指示的“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政策。

(入藏部队尊重藏族群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住民房,不进喇嘛寺)

全军将士,自备粮食和武器装备,绝不扰民。

不仅行军艰难,沿途还要不断经受各种敌人的骚扰。

西藏反对派,受到英国人扶持,组建了17个代本约余人的兵力,装备了英国人运过来的武器,接受英国人的训练,试图借助金沙江天险阻挡18军。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毛主席批示下,张国华指挥18军将士,在年10月6日,打响了昌都战役。经过连续19天,持续21次的战斗,18军将士们一举歼灭反动军队余人,抓获特务4人,取得了辉煌胜利。

经此一役,英美帝国主义对西藏武装干涉的企图,被彻底粉碎,也为后续和平解放整个西藏,开了个好头。

年5月23日,就在朝鲜战争激战正酣的时候。

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份协议签订,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

年5月25日,毛主席正式签发《关于进军西藏的命令》,18军将士也在命令指引下再次进军,同年7月17日抵达昌都,同年10月26日,抵达拉萨。

出征前的誓言实现了,五星红旗插在了喜马拉雅山。

(昌都解放后,藏族群众感谢官兵给他们带来自由幸福)

进军虽然结束了,但如何治理西藏,依旧是个大问题。

进入西藏后的张国华,充分发挥主政才能,致力于打击反动分子的同时,坚决执行毛主席“不吃地方”的指示,开展群众工作,团结人民群众。

组织人手办教育,修筑了一系列新型小学。

组织人手修道路,18军将士广泛参与了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修建。

所有这一切,张国华都亲力亲为,这一干,张国华就干了十年之久,

在毛主席“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和“为了帮助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方针指导下,十余万军民共同奋战,经过数年修筑,年1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罕见的高原奇迹。

这条路的修通,使得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的跨越,巩固了西南边疆,促进了民族团结,也大大改善了驻藏部队和工作人员的后勤问题。

一条路就是一条命脉。

两条路开通无疑给封闭的西藏打通了任督二脉,也让驻扎高原的18军将士如虎添翼。

(解放军一面进藏一面修路)

有了后方的支援,才有后续的胜利,这胜利就是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自古以来,中印两国人民,其实没有深仇大恨,反而关系密切。

但随着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扩张和英国人在年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麦克马洪线”。

在中印关系之间埋下了祸乱的引子。

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居然将中国藏南9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划入英占印度,也为后续印度独立之后,借这个由头不断挑事,找到了所谓的依据。

以至于从印度独立开始,面对我国和平解放西藏,印度百般挑衅,甚至在年后,开始不断在中印边境地区制造军事冲突和流血事件,还数次拒绝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友好协商建议。

印度人的嚣张态度,在年公然入侵西藏的“前进”政策指引下不断升级!

甚至在年10月上中旬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入侵。

(狂妄的尼赫鲁)

别人都打上门来了,该咋办?当然是反击啊!

10月中旬,主政西藏军事的张国华将军,参加完北京军事讨论会议后,回到西藏立马开始制定对印战斗部署。

在会上,胆魄过人的张将军,制定了完善的作战机会,上报中央军委。

得到批准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立马开始动员。

经过多年战争,从未懈怠过的18军将士们纷纷摩拳擦掌,等待铁拳出击,一击毙命。

胆魄十足的将军张国华带领,士气正盛的他们,哪有不战而胜之的道理。

(中国军队)

战斗开始前,张国华信心十足,以至于罗瑞卿总参谋长问他,你为啥这么自信。

张国华的回答是:

敌人虽然是印度的王牌军,但比不上蒋介石的主力。他们长期没打过仗,我们却刚刚平叛。他们没来过高山,我们却长年驻守高山....

这一问一答,就是张将军知己知彼的体现。

我们的军队,经过长年战斗磨砺,对面的所谓王牌,连蒋介石主力都比不上,又算个什么。

事情也果如张将军所想。

中国军队在自卫反击战中,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取得了歼敌八千多的辉煌战果。

打到最远的部队,因为突击太猛收不住,离印度首都德里也仅仅公里之遥,以至于德里震动,无数印度高层收拾细软准备逃亡。

战后域外无数媒体还有军事专家都赞誉张国华将军为:喜马拉雅战神。

(中国军队奉命主动停火)

这场战役,打出了我国的国威和军威,更获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打了一个政治军事仗。

年2月19日,去往北京汇报的张国华,将胜利归功于所有将士的革命精神,他总结说:

一不怕苦,从上到下没有叫苦的;二不怕死,前赴后继,倒下一个马上有人顶上去。

听完汇报,毛主席当即肯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

这个精神,也随着这场胜利,还有张国华本人,成了传承至今的中国军人精神。

曾经的历史上,我们说:文死谏,武死战,国泰民安。

今日的时代,我们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国泰民安。

时代在变,但精神没变,坚持没变,奋斗没变。

中国古话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话的意思是,最善于战斗的人,从来都是战功不显的,因为他们不需要战斗,就能阻止敌人开战的野心。

为何咧?答案是:我们准备充分,敌人根本不敢开战。

比如去年的中印边境摩擦不就是如此,强大的后勤保障,完备的防御体系,勇敢无畏的士兵,这一切就是阻战的资本。

我们不怕你们,但真要打,掂量掂量你们行不行。

而这一切为何会如此,就是坚守雪域高原的先辈们,打下的基础。

他们用双手拿铁锹,一锹锹修通最早的路。

他们用脚步丈量天山,一寸一寸守护着雪域高原。

他们用双手拿武器,一枪一枪打出了中国的威名。

修路默默无闻,脚步坚实有力,战功天下皆知。

可谓之曰:善战者有赫赫之功。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国华的1950到1962,反击30天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