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网评乐平“最具烟火味的特色小吃”,恐怕非乐平炒粉莫属。姑且不说在外游子的“炒粉情结”有多深,单说乐平城乡遍布的早点店、夜宵摊,炒粉、拌粉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与它的“荣光”相伴的是种种市场迷雾,诸如“加工米质都是烂米,会致癌?”“那么经煮,非法添加了什么胶状物质?”等等猜疑和忧虑。为此,乐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惑,主动作为,启动了米粉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给乐平米粉来了次“全面体检”,还原乐平米粉的“真容”。
▲整治行动现场
从6月7日开始,已进展一个多月的市场整治行动别开生面。是日凌晨1:30分,乐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议室内灯火通明。该局*委书记、局长李安乐坐阵指挥,分管副局长、城区和接渡、后港、乐港等城郊分局八位分局长、执法大队全体人员参加,一场针对乐平米粉的专项行动悄然打响。当晚的突击行动虽然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言及此,李安乐仍意犹未尽。
他告诉记者,说老实话,突击检查前,大家心里都没有底:米粉质量状况到底如何?整治会遇到多大阻力?但民之所盼,责之所在,作为局里今年以来首次针对食品生产行业监管亮出的“一记重拳”,务求一击而中,给消费者一个“明白”。按照行业特点,为了保证第二天米粉能准时出现在餐桌上,每天深夜凌晨自然就成了乐平湿粉加工的高峰期。几乎在同一个时间点,乐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十辆执法车辆同时出动,奔赴白天摸好了底的米粉加工作坊。
▲抽取样品送去检测
据参与现场执法的该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食品生产股股长康健讲述,敲门进去时,小作坊主一时都摸不着头脑。还有一家作坊主心虚,就是不开门。在告知无果之下,执法人员翻墙进入。行动重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抓非法添加“现行”,执法人员仔细检查各个角落有没有非法添加物,卫生条件如何,生产原材料来源何处,等等。拍照、取证、取样,快刀斩乱麻。最终,9家作坊的米粉成品和原材料(大米、玉米淀粉)被抽取17个批次样品,并送达第三方机构——浙江杭州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权威检测。
食品监管寻根溯源是关键。该局分管食安副局长曹树春告诉记者,至7月上旬,乐平全市已排查建档的米粉加工作坊暂有22家,其中已经办理小作坊登记证的有7家,其他15家均无证(照)。
▲向无证作坊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目前,乐平市场上的米粉上有干、湿两种形态,令乐平人“傲骄”的乐平炒粉大多选用湿粉进行烹炒。与传统乐平米粉生产工艺不同的是,为了增加韧劲,现在的乐平米粉大都由大米和食用玉米淀粉加工制作而成,其一般配比为7:3。在此次整治中,作为原料,山东恒仁工贸有限公司经营的食用玉米淀粉就成为抽检的“大户”。此外,乐平市鑫胜米制品店、乐平市中店村王景作坊、双田镇横路村的汪发金作坊、乐平市中店村方福平米粉加工厂等加工生产的米粉均被抽样。*曲霉素B1、铅、二氧化硫残留量、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氧乙酸及其钠盐、铝的残留量、甲醛次硫酸氢钠、硼酸等专业数据检测结果一个个检测出来,执法人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好在结果都令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符合GB-要求”“所检项目均符合GB-要求,铅符合GB-要求,合格”。这些专业术语于市民的餐桌也许相距甚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平时爽滑、劲道的乐平米粉依然是我们追求和熟悉的那个味!
快评:米粉市场“且行且珍重”乐平米粉尚未发现非法添加,可以放心食用,这个结果让大家甚感欣慰。作为承载乡愁的一道“知名小吃”,乐平米粉得以拨云见日,可以说遂了大家的愿。然而,毋庸讳言,困扰乐平米粉市场健康发展的其他问题仍然存在。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工场所的达标规范问题,其次就是从业人员的卫生防护意识,第三就是原材料溯源不清等等。针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李安乐局长表示,接下来将把类似的突击检查常态化,重点还是严控非法添加,加强食品样品的抽样检测,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规范乐平米粉行业的生产行为,切实从源头上提高“乐平炒粉”的安全性和美誉度。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曹小彦是一位从事食品安全工作达20余年的专家。作为食品、食品添加剂、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注册审核员,她在路过乐平时看了这次乐平米粉抽检报告后表示,乐平米粉作为地方的传统食品,经过这样严格的检测,也算是经历了“一次大考”。
据悉,针对乐平米粉突击整治中发现的问题,乐平市市场监管部门正着力建立台账管理,建立健全溯源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当然,乐平米粉质量如何长久捍卫,行业发展如何突破“短板”,这不单是执法部门监管层面的事情。从业人员加强行业自律,其他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最终实现食品安全“共治共享”,这些都不是一夕之功。对食品生产行业来讲,应该是“且行且珍惜”,而对监管部门来说,是“而今迈步从头越"。
注:凡属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