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乐山雕塑家王立富寻找泥上散落的阳光
TUhjnbcbe - 2024/9/11 23:35:00

“做雕塑其实就应该像王立富这样,脚踏在自己朝夕相伴的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并不需要预先的设计和评估,更不需要得失的权衡,雕塑家需要的就是劳作,再劳作。”

——摘自《自在于生活的泥土中:王立富雕塑试析》,作者系《雕塑》杂志主编、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朱尚熹

出生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的王立富,现供职于乐山市文化艺术研究所,是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网络评审专家、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嘉州文旅领军人才,获嘉州英才卡,其作品多次入选国家和省级展览,“泥上行”雕塑系列被省文联列入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资源库。

王立富正在创作雕塑作品 受访者供图

在年与年相交之际,以“泥上行”为主题的王立富雕塑作品展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幕。“泥上行”雕塑展囊括了王立富创作的大部分作品,而艺术创作的脉络正是窥见艺术家成长路径的线索。

扎根故乡亲切、欢喜

近日,记者来到“泥上行”展出现场,偌大的空间里,“喜悦”扑面而来。玻璃钢、青铜、土陶这些介质在王立富的创作之下,雕塑圆脸娃娃们总是仰天大笑,或是你追我赶地沉浸在儿时游戏中,或是坐在竹凳上陷入甜美梦乡,或是像新生的雏鸟般昂扬向上……借用朱尚熹的话:“相比学院派先生们的宏大主题创作,王立富的作品也许市井了些,但是,它们是最接地气的作品,其思想情感最能与普罗大众息息相通。所以,我说他的作品具有公共性价值。”

王立富雕塑作品《落子》

自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王立富就回到了故乡。故乡,为王立富开启了“泥上行”的艺术人生。

“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我的毕业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我的校园记忆,那时的我,在校园中接受了西方美学体系的教育,毕业后,我在雕塑语言形式上进行了不同方向的探索和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王立富悉心讲述。

民间元素、东方美学给予王立富艺术上的启发。相比西方式的写实创作,王立富的《打弹弓》《翻花》《拔河》等童年系列作品,以夸张手法放大了人物的面部神态和动作,简化了人物的躯干,流畅圆润的线条,更进一步缩短了创作者与观者的“解读距离”,直接将情绪释放。

王立富雕塑作品《老汉的幸福》

在“泥上行”展出期间,作品《老汉的幸福》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山雕塑家王立富寻找泥上散落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