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些年“强省会”推进当中,主要集中在济南、西安、成都、南京、广州等城市,例如在武汉之后,南京、广州都是率先达到“无县化”的省会城市,另外西安、济南与成都也是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再做努力。
分析西安与济南目前的行政区划现状,均剩余2个县;虽然成都撤县设区力度较大,但是由于下辖县(县级市)较多,按照目前的相关政策的收紧,估计短时间内不易完成。
特别是在年简阳市由之前资阳转为成都代管之后,成都下辖县(市)的范围就更为扩大;继而,成都便由“强省会”及时调整为了扩大都市圈的规划,即目前形成的“成德眉资同城化”。
“成德眉资”一体化概况其实翻开成都的区划调整历史,多数省会城市都难以比及的。
早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成都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开始扩城;在原温江地区的双流、金堂划归成都之后,随即温江、郫县、灌县、彭县、新都、什邡、广汉、新津、崇庆、邛崃、蒲江与大邑等原属温江地区的12个县均被划入成都市。
之后在80年代末期开始,成都迎来了最为快速的撤县设市,先后将灌县、彭县、崇庆、邛崃分别改为了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与邛崃市。
年之后,成都又开始密集进行了撤县改区工作,将新都、温江、双流、郫县、新津先后改为了市辖区;在当地坊间许多人看来,若不是县改区暂时叫停,估计像其他的金堂、大邑、浦江也会争取改区。
成都行政区划情况虽然在简阳进入成都之后,作为目前成都面积最大的一个下辖县级市,从而也给成都的“全区市”目标带来了难度。因此,在当时都江堰、崇州、彭州与邛崃设市时就应该考虑进行改区。
但是,根据目前成都的实际区划情况,5个县级市改区就更为困难,尤其是像简阳这样面积较大的城市更难操作。
因此,成都未来的扩城目标就集中在了“都市圈”规划上。
根据目前“成德眉资”当中德阳、眉山与资阳的情况,在“痛失”简阳之后,资阳应该不会再做变动。其他如德阳的广汉较为符合进入成都城区(历史上的广汉与什邡曾属于成都),但是如果广汉划入成都之后,将会影响到整个德阳的区划布局。
德阳与成都概况所以,按照目前成都城市的南延东进规划,眉山已经成为了成都的一个副城中心;特别是在“德眉资”3市当中,眉山市区也是距离成都最近的一个。
眉山在成都的位置按照上述分析,未来的眉山可将彭山、东坡2个市辖区与仁寿县划到成都,丹棱与洪雅划到雅安,青神县划到乐山。
在眉山划入成都之后,除了对成都南部新区有着一个较大优化,从而对周边其他城市也是一个较为科学的调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