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孟凡霞吴限北京商报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亦不能独善其身,国内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承压日甚一日。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尽快走出经营困境,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商业银行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从降低利率、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过,在履行社会责任及担当的同时,银行业也要把控信贷投放与风险的平衡。
贷款利率一降再降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一边是暂停营业、收入减少,一边是工资、租金等开支照常支付,对于资金的渴求极为迫切。为此,作为资金供给渠道的商业银行,第一时间出台相关措施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从1月开始,商业银行就相继出台了支持疫情防控相关举措,包括延期还款、减免逾期利息、不抽贷断贷、贷款优惠等。比如,疫情初期,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渤海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曾明确表示,对湖北省小微企业在现行基础上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
地方中小银行也参与利率下调行动。例如,长沙银行明确年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5个百分点的目标;北京银行及时摸排客户情况,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需求,通过续贷、延期、下调贷款利率等方式纾困。
从更为直观的数字上看,多家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4%附近。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此前表示,一季度,五家大型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4%,在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0.3个百分点。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银行业协会官微文章中查询发现,徽商银行普惠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贷款的投放利率低至3.85%;乐山市商业银行支持文旅企业复产复工的“文旅贷”利率低至4.55%等。
对于央行白名单内的疫情防控重点企业,贷款利率优惠至更低。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官微近日消息,工商银行对于人民银行再贷款名单内的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利率最低为1.65%;建设银行确保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的贷款利率低于1.6%;交通银行对央行重点保障名单内的企业,均按照LPR至少下浮BP优惠利率精准投放。另外,宁波银行此前表示,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在财政贴息后,这些企业平均实际融资成本不到1.35%。
一位国有银行从业人士此前对记者表示,疫情发生后,粮油需求快速增加,例如,该行地区一家从事粮油贸易的小微企业出现资金紧缺。该行了解企业的情况和资金需求后,向其发放了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这笔贷款是纯信用贷款,分批次发放,我行发放时的贷款利率为3.05%。由于该企业进入央行再贷款白名单,有国家补贴,在拿到国家贴息之后,最终的利率为1.5%,这个利率已经很低了。”
在一系列措施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近日表示,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是12.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4%,增速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增速12.2个百分点。5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的平均利率比上年末下降了0.65个百分点。
创新金融产品纾困
除了降低贷款利率外,商业银行也注重金融产品的创新。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遭遇融资难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银行更深层次地探索开发信用贷款产品,根据企业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市场竞争能力等情况创新贷款形式。
比如,工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难题,推出了线上信用贷款“用工贷”,是基于小微企业的代发工资、结算流水、金融资产等数据开发的产品,全流程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实现了“一次都不跑”,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可至0万元。建设银行陆续推出“小微快贷”系列产品,邮储银行上线“小微易贷”,无须抵押担保,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