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超级赛道杀出quot黑马quot
TUhjnbcbe - 2025/1/25 23:30:00
<

来源:e公司ID:lianhuacaijing

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为首形成的硅片双寡头格局正一步步受到挑战。

近期,双良节能先后签订了合计亿元的硅料长单以及亿元的硅片长单,从上下游两方面保障了硅片业务的推进。双良节能是今年初宣布进军硅片市场的,此外,包括上机数控、京运通、广东高景等硅片新玩家同样可圈可点。

对于硅片新玩家崛起的原因,记者也采访了多方观点。一方面,新玩家满足了市场对独立第三方硅片供应商的需求;另一方面,新玩家看准了硅片尺寸变化进入稳定期这一契机。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硅片新玩家的崛起获得了下游电池厂商的扶持。

然而,一个需要警惕的情况是,在新老玩家同步大幅扩产背景下,明年硅片环节产能过剩已不可避免,一场价格战恐将来袭。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记者阐述了这一观点,而为验证观点的准确性,记者也向一家龙头硅片厂商人士进行了求证,并得到肯定的回应。“明年硅片龙头主动降价是有可能的,同时,也不排除价格战的可能性。”

硅片新玩家渐成气候

9月以来,双良节能在硅片业务上打出组合拳,先是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下称包头双良)与江苏中能、新特能源及其关联方签订协议,分别向后两者采购多晶硅料5.万吨和8.22万吨,预估采购金额分别为.09亿元、.68亿元,合计亿元。

紧接着,双良节能又在10月份拿到了两个硅片销售长单,包头双良分别与江苏润阳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爱旭股份的三家子公司签订合同,后者将分别向包头双良采购单晶硅片13亿片和21亿片,预计销售金额分别为83.33亿元和.27亿元。

这还没有结束,11月15日,包头双良又与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后者预计将向包头双良采购单晶硅片9.5亿片,预计销售金额65.27亿元。双良节能是在今年初宣布进军硅片业务的,产能刚开始释放不久,已签订的硅片销售长单金额合计高达亿元。

锁定硅料、签订长单固然重要,双良节能目前正处在产能爬坡的关键阶段,对硅片主要生产设备单晶炉的采购需求也极为迫切。本月初,包头双良与晶盛机电更新了买卖合同,将今年5月约定的直拉单晶炉采购总金额由14亿元上调至22.4亿元。

在双良节能之前,上机数控和京运通已经是比较成功的硅片赛道新晋玩家了。随着今年6月底三期10GW产能投产,目前,上机数控的硅片名义产能达到了23GW;京运通主要的产能是位于乌海一期的8GW,乐山一期12GW产能也在爬坡,今年底有望投产。

其中,上机数控10月以来频频签单,先后与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爱旭股份子公司签订长单销售合同,约定销售量分别为6.7亿片和7.8亿片,预估金额分别为39.3亿元和50.09亿元。另外,上机数控还和江苏中能签订了9.75万吨硅料采购合同,预估超过亿元。

与双良节能不同,由于转型较早,上机数控、京运通的硅片业绩已经释放,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两家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71%、26.1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8%、69.83%,两家公司在切入硅片赛道后都尝到了甜头。

即便硅片赛道已略显拥挤,上市公司仍跃跃欲试。10月,宇晶股份宣布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从事硅棒、硅片业务的子公司,和邦生物也计划共同投资30亿元建设10GW单晶硅片项目。宇晶股份现有主业涉及光伏产品制造设备,而和邦生物主业涉及化工、农业和新材料。

非上市的硅片新玩家也不容小觑,爱旭股份近期不仅与双良节能、上机数控签订采购长单,还把橄榄枝抛给了江苏美科,拟向后者采购单晶硅片16亿片,预估金额约亿元。另外一个新玩家广东高景规划的硅片产能为50GW,一期15GW项目已经启动并陆续投产。

近年来,部分龙头硅片厂商采取了一体化的策略,这就导致硅片厂商既是下游的供应商,又在组件业务上与下游直接竞争,这一状况令下游厂商难以接受,因此,这成为了硅片新玩家迅速崛起的契机之一。

“独立的第三方硅片供应商,客户关系会更好。”一家硅片新秀厂商人士向记者说道。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也向记者谈到,过去几年,隆基、中环垄断了硅片环节,下游议价权很弱,很多厂商为了供应链安全开始寻求第三方硅片厂商,促成了硅片新秀的崛起。

由于新玩家在硅片长单签订方面的势头很猛,市场也有声音认为,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形成的双寡头格局将被撼动。从这两家公司的情况看,隆基股份设定的年硅片产能目标是要达到GW,中环股份的产能目标则包括,内蒙古生产基地晶体产能要在年年中达到85GW,并力争年底宁夏光伏晶体50GW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年达产。

今年6月的SNEC光伏展上,多家厂商展示了硅棒、硅片产品

老旧硅片产能将被淘汰

面对新玩家的崛起,一家龙头硅片厂商人士仍持观望态度,“还要看他们宣称的产能规划与实际落地情况,硅片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生产工艺上需要大量工业4.0技术,薄片化工艺也是需要学习的,并不是一进入这个行业或是挖几个人就可以解决的。”

事实上,硅片新玩家崛起背后总给人一种印象—只要有资金、有厂房、有设备(例如,单晶炉、切片机等),谁都可以介入硅片制造业务,硅片制造看起来并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对于这一看法,记者也咨询了多家新晋厂商。上机数控人士告诉记者,公司的单晶炉都是外采的,但是公司在光伏行业里浸润多年,前期也生产光伏专用设备,并且这些设备都是应用在单晶硅领域的,因此,公司对单晶材料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很多年。

京运通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单晶炉都是由公司高端装备事业部供应的。该公司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单晶炉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供应商会对硅片厂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并要求后者提供预付款,而赊账肯定是不会被接受的。

至于工艺上的差别,该人士谈到,“同样规格的单晶炉,不同的人使用产量可能不一样。单晶比多晶制造步骤更复杂,包括拉棒、引晶、等径等环节,没有熟练工艺还是有难度的。”

这一观点强调了员工经验、背景的重要性。事实上,硅片新玩家崛起背后也有广泛的人才流动。以广东高景为例,其董事长徐志群曾任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另外一家硅片新秀也告诉记者,公司为拓展硅片业务,从隆基、中环等企业招揽了一批人员。

隆基股份曾在年报中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公司年切片环节平均非硅成本同比下降10.82%。一般而言,硅片非硅成本是指除硅料外的硅片成本,是体现硅片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

“这也称不上是弯道超车。”在与一家硅片新秀交流时,记者将新玩家的出现称为弯道超车,但是,该公司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该人士进一步谈到,新玩家进入的时候采购的都是最新的大炉型设备,采购价格可能与老玩家五年前采购的设备相当甚至更便宜,而且单台炉产更大,以同样的投资额可以获得更大的产能。“老的炉型淘汰了还要背负财务成本,新炉型就没有这方面负担。从这个角度讲,新玩家是有优势的,至于生产管理经验就是另一种考虑了。”

年,mm的单晶硅片刚刚站稳市场,但是同一年,中环股份就将硅片尺寸大幅度提高到mm,随后,为应对中环的挑战,以隆基为首的阵营推出了mm硅片,硅片市场处在混战中。目前,大尺寸趋势已定,mm硅片基本淘汰,mm硅片也在萎缩。

在上述新晋厂商看来,单晶硅片尺寸稳定给新玩家进入提供了契机。“一方面,最新的型单晶炉在设计的时候给未来更大硅片尺寸预留了空间,短期不会被淘汰;同时,硅片的单晶、多晶之争没有那么多悬念了,尺寸也基本稳定,公司才决定大规模启动硅片业务。”

记者从业内得到反馈显示,现有硅片产能有不少都是过去的小炉型,例如、、0型号单晶炉。“隆基、中环、晶科、晶澳等厂商都还有这些老设备,这些设备最多只能满足mm的硅片需求,而未来硅片尺寸都是mm起步的,这些设备难免被淘汰。”

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谈到,新势力厂商的崛起给硅片市场格局变化埋下了伏笔,需要注意的是,影响明年硅片格局的另一个变量来自于中环股份。“中环股份宣称硅片的成本、质量控制超过其他厂商,明年是观察硅片实际成本、质量的重要窗口,如果成本做到足够低,对于新进入厂商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甚至对现阶段主推硅片的隆基都会构成威胁。”

中环股份此前披露的情况显示,内蒙古基地硅片产能将达到52-55GW,而新建的宁夏基地50GW产能将全部是硅片。中环披露的数据是,目前公司硅片整片率98.5%以上,良率97%以上,市占率为90%。此外,中环人士还告诉记者,公司生产指标也优于其他厂商,例如,每公斤硅料出片数多0.7片-0.8片,硅耗也比其他厂商少3%-4%。

获得头部电池厂商扶持

从最近硅片长单的签订情况来看,作为国内排名前两位的电池厂商,爱旭股份是重要的采购方之一。记者查阅公告发现,今年6月以来,爱旭股份已先后与广东高景、上机数控、双良节能、江苏美科签订了硅片采购合同,清一色的都是新势力厂商。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爱旭借壳以来的近三年时间里,爱旭股份从未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签署硅片长单。爱旭股份在年报中提到的产能目标是,年要实现36GW单晶PREC电池产能满产运行,同时于年第三季度启动大规模新型电池产能建设。

爱旭股份大规模签单与自身产能扩张有关,此外,背后至少反映出两点趋势,一是电池厂商正在努力降低对个别供应商的依赖,二是对硅片新玩家表现出了格外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超级赛道杀出quot黑马qu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