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报:世博期间的城市管理常态化
提要:运动式工作往往能以最短时间达成最直接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却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 今天是2010上海世博会开园第167天。在这167天里,世博会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朋友,也带来了惊喜,更带来了变化。 现在离世博会闭幕还有17天,世博会已经进入尾声。我们担心,是否欢乐的盛宴过后一切照旧?世博会过后是否又恢复常态?理智告诉我们,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新科技示范、创新意识、低碳环保理念,那是不会随世博闭幕而离去的,而是会在此地生根、成长,最后结出硕果。可是世博期间的市容环境整洁、道路交通畅通、社会治安良好,世博过后是否还能存在,人们颇有疑问。 世博改变了上海不少,这一切从迎世博就开始了。可是,对于一般市民来说最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就是市容环境、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等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变化。 世博以来,上海天蓝水清草绿,空气清新,街道干净,不仅浦东陆家嘴和浦西外滩及南京路淮海路等闹市中心,整个上海城区都在显示整洁漂亮的风格;目前中国各大城市几乎都是道路拥堵严重,但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却能基本保持道路畅通;世博会期间上海社会治安稳定,没有什么重大恶性犯罪案件,人心安定,社会祥和。这一切,上海市民感同身受。 世博期间的上海城市管理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果,是*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密切关注的结果,是上海**领导科学而缜密领导管理的结果,是全体管理人员辛苦管理的结果,更是广大市民克服困难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这个结果取得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举国体制方式的,依靠突击式的、全体动员式的方式取得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运动式工作往往能以最短时间达成最直接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却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的问题。 世博期间,许多建筑工地及市*工程都延缓开工,世博过后将会有不少工程开工,届时“施工扰民”是否会卷土重来?世博期间上海城区道路交通相对通畅是和上海采取了许多措施有关的,上海已经初步形成的轨交络世博以后继续存在并将更完善,但是世博期间的限制外埠车辆进沪的措施,世博后将会放宽或取消,届时上海城区是否也会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世博期间上海治安面貌大为改观,是因为世博期间非但上海警力大大增强,上海各出入口严加防范,而且上海拥有大量世博治安志愿者,一直巡逻在街头巷尾。世博以后,外地支援上海的警力大部都要撤回,优良的治安状况还能维持吗? 这些担忧应该讲是正常的。有这种担忧的不光是普通市民,*府更在考虑之中。 好在身处市场意识浓厚氛围中的上海市*府即使在非常时期以举国体制动员方式出台的许多城市管理措施,多带有制度化长效化内容。 譬如,过去城市管理往往是突击整治,现在形成市、区联手,部门联动,指挥统一,处置及时的工作机制。这种工作机制是可以也能够坚持下去的。还有,在城管工作考评中,改变原来*府部门上对下集中检查的做法,建立由社会机构综合评估、行业部门平日巡视、市民群众日常投诉等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这一点更容易坚持。 筹博办博过程中,市民发动面之广、参与度之高可谓空前。据初步统计,上海全市共有600多万人次参加“环境清洁日”活动;来自方方面面的200多万名志愿者遍布城市各个区域。这一全新的事物要坚持下去,需要全新的制度,现在上海已经决定把志愿者活动引入常态的城市生活中。 当然,世博期间有许多临时的突击的城市管理措施,怎么把许多好的措施常态化,还需要*府和市民共同想办法。我们可以期待的是,世博后的上海,一定会继续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