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时候,我们费尽心思去寻找某物,可到头来却一无所获,最后却在无意中得到了。59年前,2名工匠在维修四川乐山大佛时,竟意外在大佛的胸口处发现了一处“密室”,后来,专家们对大佛进行了扫描,结果如何?
时间回到年,乐山县政府组织了建国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工匠们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负责对大佛进行修缮的黄高彬和罗伯衡又早早来到工作岗位,今天他们要修缮的,是大佛的胸口位置。
突然,黄高彬发出了惊呼声,罗伯衡立马凑过去查看,只见大佛胸口前、心脏部位处,隐隐有些缝隙,两人交换了眼神,点了点头,顺着缝隙往里推——接着,一个高约3米、宽约1米、深约2米的“密室”出现在他们面前。两位工匠的心跳瞬间加快。
进入密室内部,眼前的场景却令二人十分失望,里面几乎空无一物,只有一些散乱在地上的“废铁和铅皮”,由于光线不太好,看不太真切,两人立马将情况上报了有关部门,专家们收到消息后,也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根据专家们查看,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样简单,散乱在地上的“废铁和铅皮”,其实是鎏金铜壶和铅皮经卷,而密室的门,则是来自宋代的“天宁阁记事残碑”,但很可惜,这里明显已经被盗,不过根据现场的残留物,专家们推测,该密室就是传说中的“藏脏洞”。
按佛教造像仪规,在佛教造像身体上一般设有“藏脏洞”,里面所放置的东西,分别是“五谷”及“五金”,其中五谷象征菩萨保佑“五谷丰登”,“五金”象征菩萨保佑“招财进宝”,再放些仿制五脏六腑的器皿或经书帛卷,象征“肝胆相照”或“真经永驻”等等。
而乐山大佛的“藏脏洞”里发现的鎏金铜壶、铅皮经卷和天宁阁记事残碑,便证实了千百年来大家一直在谈论的那个传说——在乐山大佛的体内,藏着宝贝。
再结合当年开凿乐山大佛的时间(唐代开元元年),此时唐朝正处于盛世,国力空前强大,经济空前繁荣。不难想象,他们会给大佛内部放入无数奇珍异宝,只可惜如今几乎空无一物。检查完毕后,再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便让工匠们用水泥灰将这里再次封闭。
“藏脏洞”发现的44年后,也就是年,中国科学院与当地文物部门合作,再次来到大佛脚下,这一次,专家们决定使用先进的雷达探测器,对大佛来一次全身“B超体检”(电磁波可深入大佛内部50~70米处),如此一来,就能判断乐山大佛是否能继续经历千年风雨,以及大佛身体的某处,是否还有密室。
经过1周的“体检”,专家们公布了这样的检查结果:
目前内部结构很稳定,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但对于“密室、藏宝洞”,却是只字未提,看来,关于乐山大佛的宝藏传说,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在此,期待未来的某天,专家们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