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在乐山,有一种辉煌叫做嘉乐纸厂
TUhjnbcbe - 2020/11/18 1:54:00
我们曾无数次经过那里却从未停下过脚步这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一段60后,70后的共同人生是一段90后,00后未知的历史……

▼▼▼

年左右,这个曾经是四川省第一家机制纸厂--嘉乐纸厂,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嘉乐纸厂厂区的正式拆除,又一座属于乐山人的时代记忆宣布终结!

近80年的嘉乐纸厂,一朝灰飞烟灭。有人伤心,有人遗憾,甚至有人愤怒。但是谁也不能抵挡它的消亡。

1

乐山这座老城承载太多往事

纸,对于现在而言,可能是再平常不过的消费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应有尽有。它虽然不是稀罕物,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在8年抗战时期,各种物资都十分稀缺,教科书用纸、新闻用纸多要靠进口,价格贵,不好买,质量也一般。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自己生产。乐山的这个纸厂,就生于抗战期间,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功绩。

拂去岁月厚厚的尘封,时光倒回到年。

诞生在战火中

崛起在风雨里

挺立在乐山大地

铸就这片土地坚硬的脊梁

2

乐山人,有一段回忆永远属*乐纸厂

年乐山发生了一件大事情,由李劼人在乐山原蜀新碱厂旧址上创办了“嘉乐机器造纸厂”。年正式定名为“嘉乐造纸厂”,自此成为四川省第一家机制纸厂。

年,嘉乐造纸厂扩建为股份有限公司,从而结束了四川长期以来依赖沿海与国外进口供纸的历史。

据了解,当时的“嘉乐纸”纸质柔韧、平整、光洁,行销市场。西南各大、中、小学教科书和大部分出版物用纸均由嘉乐纸厂供应。

当年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大批量购买嘉乐纸,可以说嘉乐纸厂的产品满足了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用纸的需要。

几十年里,它经历了停产、转型、并购至破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嘉乐纸厂已不复存在。

城市的发展像一架前行的马车

在不断的运动中

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风景

乐山城不断地在洗牌

3

90后的我们,只剩下听说

在致江路口,往徐家扁街走,这里人来人往,可有几位还知道这个地方曾经的辉煌?

嘉乐纸厂的遗迹亦踪影全无,取而代之是新住宅小区。

当所有的厂房都夷为平地,这里建起了一座嘉州花城。亩规模的大型城市花园,占地面积达平方米。

站在旧址新楼面前,我认为唯一还能印证嘉乐纸厂曾经存在过得痕迹,或许是那条嘉州花城旁边的劼人街吧!

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曾经的热闹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城市的新生。

记忆被画了一个圈,圈起来忘掉。有些路,还没有走过,就要永远消失。

4

有人曾在这里出生成长工作退休

曾经辉煌的厂区,就是一个“小型社会”,超市、药店、餐饮、学校等一应俱全。

乐山市阳光实验学校,以前厂区的孩子应该都不陌生,这个位置就是嘉乐纸厂子弟校的前身。

随着嘉乐纸厂的没落,嘉乐纸厂子弟校也随着时间,不再留下一砖一瓦。

世间的一切抵不过时光的飞逝,这条街上,以前的老一中变成了现在的徐家扁小学。

在致江路口,往王浩儿街走,从这个巷子进去,到全华巷右转,就是当初嘉乐纸厂的员工宿舍。

路上偶遇一位居住在这里的嬢嬢,她告诉我,最里面的三栋宿舍楼还是当年嘉乐纸厂最开始的宿舍,一直保留至今。

在往里走,是一排排的楼房,有的几乎搬空了。但等你走近,只要瞅瞅哪家窗户亮着灯,或是门前被拾掇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你就知道,这家是还有人住着的。

如果生命可以再来一次

你还是愿意

把童年留在这里吗?

5

还记得青春在宿舍楼留下的烙印吗?

相比其他地方,厂区宿舍楼里面的孩子,童年的乐趣似乎要多得多。

不说其他,首先就是玩伴多。你还记得那时吗?每天晚上吃完饭,最期待的就是出来跟朋友们一起玩。

都是左邻右舍,家长基本都不会管太多,不会寸步不离不会再三叮嘱。孩子们可以无拘无束的在院里、马路上奔跑着,毋用担心车来车往。

往往开始只有两三个,后来就变成一大群,每个人的后背都被汗水浸湿,脸蛋被擦汗水的脏手抹成花猫儿。

过去的记忆还没走远,但每个明天都已在来的路上。

出租也好,空置也罢,城市向前的步伐,从未停止。老旧的事物终将退场。留在这里的住户依然平淡的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也许在不远的明天,他们也会告别这些红砖青瓦堆砌的青葱往事。

离开宿舍楼时

和这里郑重地道上一声:再见

再见了,一代人生活记忆的厂区大院

再见了,那些繁华过的日子

时光不老,岁月长存

愿一切安好

你是否曾生活在嘉乐纸厂

记忆里的厂区和宿舍大院

又是什么样的呢?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如果你还有乐山厂区的故事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乐山,有一种辉煌叫做嘉乐纸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