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乐山师范学院腐败案件内幕曝光涉案金额多
TUhjnbcbe - 2020/11/29 1:29:00


  大学素有“象牙塔”的美誉,是公众眼中远离尘嚣的一方净土。然而,天涯无净土,近些年以来,高校腐败案件频发,众多高校领导先后落马,严重损害了大学在公众心目中的神圣形象。近期,乐山市纪委查办了乐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乐山师院”)系列腐败案件,凸显了高校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

一、背景概况

年底,四川省委第四巡视组对乐山师范学院进行了专项巡视。期间发现该校*风廉*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不力、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岗位风险防控不到位等57个问题,同时按*组织隶属关系先后转乐山市纪委办理问题线索9件。对此,乐山市委高度重视,随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核查组。经过近11个月的审查,共查处县处级干部10人,科级及以下干部2人,非中共*员2人;其中给予*纪*纪处分9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组织处理3人;涉案总金额余万元,收缴违纪违法款78余万元。

1顶风违纪,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四风”问题基本刹住,“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得到有效遏制。高压态势下,乐山师院部分领导干部却仍然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顾,我行我素、顶风违纪。年,乐山师院后勤集团公然组织领导层及家属19人花费17余万元公款到海南三亚旅游;年、年后勤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王某将学校床上用品自主售货商交来的场地租赁费9.8万元不入账,交由*总支书记熊某用于吃喝送礼搞接待、赠送红包拉关系;年,音乐学院组织教职工及其家属60余人花费20余万元公款到泰国普吉岛旅游,以“采风费”的名义将职工先行垫付的旅游费用全部予以报销。

2对抗审查,违反*治纪律

讲*治守规矩,对*忠诚老实,是*章对*员的基本要求。在乐山师院系列案件中,多人有对抗组织审查的违纪行为。后勤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王某在被审查期间,打探案情、企图逃避组织审查。当其得知相关人员被纪委审查谈话后,独自驾车前往成都约见乐山师院新生床上用品供应商贺某,要求其向组织隐瞒两人之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串供完成后连夜赶回乐山。

3以权谋私,违反廉洁纪律

系列案件中,有的*员领导干部,廉洁意识淡薄,公款报销私人费用,虚拟各种支出套取公款用于吃喝送礼、滥发补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红包礼金。年至年,乐山师院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杨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公款报销因私产生的费用1.5万余元,甚至将其妻回家过年的机票、旅行的费用也在学校经费中报销。乐山师院财务处处长郭某利用主管财务职权,收受二级单位赠送的红包礼金0.75万元。后勤集团陈某年至年期间,违规收受红包礼金5万元。年至年期间,后勤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王某为了协调关系,利用自己“一支笔”审批的便利,安排后勤集团财务部原主任陈某采用虚列支出的方式套取公款,购买购物卡22万余元赠送给相关单位和部门人员,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发放奖金7万余元,并在过年期间收受相关后勤集团供应商元至元不等的红包。同时对集团内部部分职工在过年时以过年钱、压岁钱为由赠送的金额不等的红包礼金也来者不拒。

4底线失守,实施违法犯罪

乐山师院部分干部法律意识较差,面对利益,不惜突破底线以身试法。后勤集团财务部原主任陈某作为专业财会人员,虽然对国家的财经纪律了如指掌,但却未守住职业底线,利用自己经手药检所项目部资金的便利,挪用公款29.9万元购买理财产品,获利1万余元。后勤集团原总经理王某向乐山师院床上用品供应商提出个人要几床棉絮,供应商贺某为了尽快进行资金结算,自觉地在棉絮中夹带现金7万元送给王某,王某欣然“笑纳”。年,音乐学院*总支原书记赵某等4人,截留私分大木偶剧院支付给乐山师院的学生演出补助和管理费共55万余元,涉嫌共同贪污被移送司法机关。

二、案件特点

1违纪违法行为出现群体化趋势

乐山师院系列案件中大多为相互勾结共同违纪违法。单位领导授意下属虚拟各种支出,共同签字套取公款;组织旅游由全体职工先行垫付再用公款报销返还职工;审核人员对个人费用公款报销签字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熟视无睹;下属提出违规违纪违法建议时,部门领导不仅不制止,反而伙同参与,全线失守。乐山师院被处理人员中,后勤集团涉及3人,包括后勤集团原总经理王某、*总支原书记熊某、财务部原主任陈某;音乐学院涉及4人,包括音乐学院*总支原书记赵某、舞蹈系教师易某、董某、*某;在违规报销科研经费方面涉及3人,包括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某、学科建设处处长向某、科研处处长张某;招生就业处涉及2人,包括时任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某,时任办公室主任方某。上述人员均是共同违纪或违法,占总处理人数的78.6%。

2招生、后勤、财务领域是案发重灾区

系列案件中,招生、后勤、财务领域是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占案件总数的75%。在招生领域,经费管理混乱、收支使用缺乏监管,年至年,时任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某、招生就业处办公室主任方某利用省外艺术类单独招生考试的便利,将收取学生的考试费用于相关招生工作开支后,私自截留29.84万元。在后勤领域,后勤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王某借职务便利收受供应商贿赂或红包礼金,与*总支原书记熊某商定以收入不入账方式设立使用小金库,使用公款购买购物卡用于送礼。在财务领域,财务人员审核把关形同虚设,致使公款随意报销因私产生的费用;财务主管虚列工程费、虚开会议费发票套取资金,用于发放个人“特别奖励”、安排公司领导及家属公款旅游等;财务处处长郭某不仅将财务处购买的烟、酒、茶叶、土特产、乌木制品等以办公用品及耗材形式报销,个人还收受红包礼金。

3违纪违法行为点多面广、花样翻新、隐蔽性强

系列案件的违纪问题分布较广,触及多项*纪法规,既有个别领导干部突破道德底线,与他人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违反生活纪律的问题,又有个人费用公款报销、虚列套取相关资金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问题,还有翻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治纪律以及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等。另外,诸如吃喝送礼、公款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在乐山师院各二级学院(单位)中更是普遍存在。违纪违法手段也是花样翻新,如音乐学院*总支原书记赵某等人为实施共同贪污,擅自制发音乐学院公函,变更乐山师院与大木偶剧院签定的合同,将本应汇入学校账户的费用汇入其指定账户并定期进行分配;又如音乐学院采用教师先行垫付旅游费用再以采风费进行“二次分配”的方式组织公款旅游;还有后勤集团陈某将项目工程款和自有资金混合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获利。系列案件中违纪人员为逃避处理,实施违纪违法行为更加隐蔽,手法更加复杂狡猾,如后勤集团财务主管陈某巧立名目,虚拟支出用于公款旅游、发放奖金、购买购物卡等,是专业财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实施并掩盖违纪行为的具体体现。

4违纪违法时间跨度长、次数多、程度深

系列案件中,涉案人员行为并非“偶然”为之,而是长期多次违纪违法。如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杨某违纪时间集中于年11月至年3月,时间跨度长达2年半,期间多次报销自己及妻子因私产生的费用。音乐学院原*总支书记赵某坐收坐支,从年底至年2月,时间跨度长达3年之久,且被乐山学院纪委调查补缴了相关费用并调离原岗位后,不仅没有引以为戒,反而在年至年期间,伙同他人共同贪污。年以来,后勤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王某更是多次违反廉洁纪律规定,组织公款旅游、使用公款购买购物卡、违规设立使用“小金库”、收受贿赂,并且多次违反财经法规,安排财务人员虚列名目套取资金。

5实权人物违纪问题突出,影响恶劣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一把手”在资金分配权、人事管理权和项目审批权越来越大,加之监督制约缺乏,必然形成腐败。系列案件中,二级单位“一把手”或者关键岗位负责人占总处理人数的78.6%。其中有在校工作20多年的老骨干,有同时具有博士、教授光环的院长,有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的财务主管,手中都掌握有一定的人、财、物实权,加之学校干部交流相对滞后和监督不力,为其实施违纪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和空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教师本应是道德的楷模,却因违纪受到处分或因涉嫌违法被移送司法机关,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给整个乐山师院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案发原因

乐山师院倒下一批干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私欲膨胀等主观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监督不到位等客观原因。

1个人理想信念丧失、法纪意识淡薄

系列案件中,涉案人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私欲膨胀,导致理想信念崩塌,甚至触犯刑律。音乐学院*总支原书记赵某忏悔到:“表面上这些错误是一次次偶然发生的事件,但实际上是长期以来对自己放松要求的必然结果。如果紧绷廉洁从*这根弦,就不会做出公款旅游的决策,更不会心安理得接受所谓分配给自己的学生演出指导劳务费及管理费、导演费。我在工作中个人主义膨胀,灵*深处没有绷紧*纪这根弦,让自己往危险的泥潭越陷越深。”

乐山师院频发的组织公款旅游、公款送礼等行为,反映出部分*员干部法纪意识淡薄,不收手不收敛,甚至侥幸认为纪委反腐败工作是猫捉老鼠的游戏,猫有失手的可能性,因此放任小错铸成大祸,从违规违纪发展到违法,一步步迈向犯罪的深渊。对此,后勤集团*总支原书记熊某在忏悔中说到:“反思自身的错误,关键是*性意识、法纪意识、规矩意识不强,防线筑得不牢,犯下了悔恨终生的错误。”后勤集团公司原总经理王某也忏悔到:“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平时没有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没有及时学习和领悟,忽视了自己的*性修养,同时也存在侥幸心理,才会犯下这些显而易见的错误。”

2*风廉*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纪委监督执纪宽松软

干部出问题,组织有责任。每起违纪违法案件既是干部个人的悲剧,也是单位和组织的教训。深入剖析案件可以看出,乐山师院*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和纪委在监督执纪问责上的宽松软是导致干部未能及时收手收敛,继续滑向犯罪深渊的重要原因。乐山师院*委对*风廉*建设存在严重的以会贯会、以文贯文的现象,部分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错误地认为教学、科研是主责主业,*风廉*建设是纪委的事,与己无关,形成了重业务、轻*建的惯性思维。案件中,熊某作为后勤集团*总支书记,没有牢记*风廉*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却与总经理王某共同商议设立小金库并进行保管,作为*委落实主体责任方面,其存在问题可见一斑。

乐山师院在年到年长达2年的时间内未配备纪委书记,纪委监督力量薄弱。在很长一段时间,乐山师院纪委对监督责任认识不清、履责不力,对学院存在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对已经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处理“宽松软”,警示教育更是流于形式。如学院纪委在处理时任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某时,只是责令其退出违纪所得,未给予相应处分,也未将相关问题公开通报,致使其转任音乐学院院长后更加肆无忌惮,甚至错误地认为退钱就能代替处分、代替刑罚,在组织已掌握其违纪违法事实后,竟泰然自若地到市纪委咨询是否把钱退了就没事了。执纪监督方面的姑息迁就,助长了教职员工违法乱纪的不良风气,间接导致了系列案件的发生。

3体制机制不健全,不能腐的制度笼子没有扎紧

乐山师院隶属省教育厅管理,但*组织关系在乐山。长期以来,由于条块分割的思维惯性和体制机制运行的影响,监管处于半真空状态。高等教育法颁布以后,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自主权力不断增大,在“行*首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主要领导拥有了人财物的绝对控制权,加之学院干部交流长期滞后,加大了权力寻租的风险。如王某在后勤集团担任副总经理3年、总经理8年,陈某担任后勤集团财务部主任8年,杨某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教师并被提拔为院长。

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和乐山师院都制定了大量的监督管理制度,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制度存在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执行不力等问题,难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乐山师院财务没有专门设立稽核岗位,内部财会控制系统虽然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审批制度,但执行监管不到位,导致涉案人员对掌管的资金动歪心、起邪念,利用职务之便轻易得逞。乐山师院在科研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办法、基建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的制度建设存在滞后、不闭合和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干部滥用权力,钻制度空子,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犯案。

4审计监督结果运用不充分,民主管理、外部监督乏力

年之前乐山师院开展专项审计较少,积累了很多存量问题。年之后学院组织审计处和社会审计力量对后勤领域进行了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发现了财务内部控制薄弱、公款私存、违规发放特别奖励且无约束机制等85项问题,提出了将后勤集团财务收归乐山师院一级财务管理、完善二级财务会计委派制等审计建议35条。但学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视而不见,直至年12月省委巡视组给学院的反馈意见中明确指出“后勤集团财务管理混乱”时,相关问题仍未得到处理和纠正。如果乐山师院*委提前重视,充分运用审计结果,及时建章立制、规范财务管理,严肃查纠已发现的陈某公款私存等问题,相关违纪违法行为将无继续实施空间,师院涉案人员也会因此大幅减少。

因信息不公开、民主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外部监督滞后也是乐山师院发案的原因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实行民主管理,通过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等相关规定明确了包含财务资产、招生考试在内的10大项50小项高校应当公开的项目,但乐山师院在执行中打折扣,财务采购等关键领域信息一般人无从知晓,审计发现的问题、对相关违纪人员的处理情况也是掩而盖之。学院教职员工和社会外界连最基本的知情权都得不到保障,参与管理和监督、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方式更是无从提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山师范学院腐败案件内幕曝光涉案金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