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风情的禅驿酒店
近年来,乐山坚持“旅游+扶贫”的思路,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推动贫困村脱贫摘帽。作为底底古村的对口帮扶单位,市旅体委积极“牵线”知名酒店品牌“禅驿”,在村里建立了首个融合了彝族元素的禅驿系列酒店——禅驿·黑竹沟度假酒店,并通过租赁民居、聘用村民、利润分红等方式,变“输血”为“造血”,真正助农增收。
据介绍,酒店自今年10月1日试运营以来,吸引了来自重庆、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等全国各地的游客争相体验。大家观美景、赏民俗,对彝族服装、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爱不释手、争相选购。
村民与游客载歌载舞迎新年
11月17日当晚,一场迎接彝历新年的篝火晚会在底底古村文化广场热闹举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做客。伴着欢快的节奏,热情好客的彝族俊男靓女载歌载舞,与客人手拉手、肩并肩,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欢呼劲舞。歌声、掌声、笑声......醉了游客,醉了村民,醉了山村。
到了峨边
如果只过个“年”就走就太不划算了
还有这些“好耍、好玩、好吃”的
发布哥收集齐了
都在这里
↓↓
山水彝韵,灵动峨边
峨边,地处四川省西南小凉山地区,因处峨水(大渡河)之滨、峨山(峨眉山)之麓,故而得名“峨边”,沿用至今。
耍在峨边黑竹沟马里冷旧秋景
来峨边肯定不能错过的就是被国内外舆论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的瑰宝。由于黑竹沟藏有不少未解开的"谜",当地彝族和汉族把黑竹沟称之为南林区的"魔*三角洲"。
天空之眼——依乌村、古井村
黑竹沟景区众山群沟,60%是天然原始森林,森林公园内自下而上出现黑竹沟地区植被呈垂直带谱分布,有“世界鸽子树”的美称。沟内还拥有19种我国稀有或特有的珍贵植物。
黑竹沟杜鹃池
红叶
为了迎接彝历新年的到来,从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峨边到黑竹沟的道路于11月19日全面通车。
位于东部旅游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融合大渡河山水人文风情,已建成骑游步道1.7公里、园林小品25个,营造碧水云滩、红雨古渡等景观8处。
兼具旅游集散、观光度假、生态康养、电商服务等功能。江面平静开阔,群山簇拥,绿竹相衬,湖光山色,船只穿梭,好一幅迷人的山水画。乘船漫游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天缘牡丹基地
天缘牡丹赏“花”。“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谁想得到千年后,牡丹开到了峨边,亩的流转土地成了牡丹种植基地,
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大堡古镇,对于小凉山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所在。古镇依山林绕,街巷起伏,地势险要,栉风沐雨,古朴沧桑。清代李尧述《峨边古八景》中“冷碛南屏”之景说道:扼要咽喉寸倌间,始识川南第一关;衔枚夜度三千兵,竞敲铜鼓喝刀环。
清乾隆四十年,重新修筑大堡城,始筑石城,城周0.5公里,东与北各设1门。道光十五年,增设南门,墙高1.8丈,周丈,有东、南、北3门,门立楼栅,无壕。后历经战乱和灾害,衙署、教堂、庙宇已无存在,炮台仅有遗迹。年,再次对城墙修整。大堡除固有外城墙,还有内城墙,内城墙与外城墙高度一致,只是内城墙矮门较多。年,大堡城墙被拆80%,只有少数城墙时隐时现于民居地基、院墙之中。
吃在峨边牛肉汤锅由当地*牛和国外花牛杂交而成的特色品种——蛾边花牛,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第一次畜禽品种资源普查中,峨边花牛被列人国家《暂不出口奋禽资源名录》,作为地方良种基因库保存。
山泉水加牛骨牛肉,以及八角、生姜等调料,经过四五个小时的小火慢煮,大骨汤汤鲜味浓,牛肉鲜香软烂。食用时还可以加上自制的蘸水,撒上葱、香菜和来自大山的小米辣。味道香醇、浓而不腻的牛肉汤锅,虽不精致,胜在原汁原味。
坨坨肉是峨边的特色美食。坨坨肉,彝语叫“乌色色玛”,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在、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而得名。
做坨坨肉,讲究先放血后燎毛。令人惊奇的是,整只乳猪在塘火上烤过之后,表皮微微收紧,猪皮弹牙且自带果木焦香。
彝族坨坨肉,质朴,不花哨,外表看上去平淡无奇,感受的却是纯正而新鲜的味道。就像彝人辛苦劳作之后的放松,就像主客双放灿烂的笑容,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烧烤烧烤,作为夜晚吃食中最具人气和代表性的食物,峨边烧烤,也带有自己的特色。
小乳猪、羊肉串、五花肉、洋芋,峨边的夜晚,往往以烧烤作为开始。但最出名的怕只有烤小猪肉,不需要复杂的调料,但必须要有彝族地区特有的木姜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峨边烧烤不再拘泥于家里的火塘,开到了峨边的街头巷尾。内容上也从单一的烤乳猪延伸为羊肉、牛肉、肚条甚至小猪头。当然,也包括当地特色的高山洋芋在内的各色素食。
推荐:惹惹烧烤、七里香烧烤
老腊肉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峨边腊肉选自农家粮食猪肉柴火烟熏制成,皮软肉香,色泽金*。
峨边必吃小吃1刘记鸡丝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