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芮海林散文神气的乐山大佛
TUhjnbcbe - 2021/1/5 7:48:00
白癜风治疗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2/5924245.html

神气的乐山大佛

文图/芮海林编辑/磐石

从九寨沟玩回的途中,大巴车又将我们带往乐山市。导游说,去看世界奇观-----乐山大佛,让你们一饱眼福。顿时,全车游客欢呼雀跃!

乐山大佛座落在四川省乐山市,是现代杰出学者、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年)的家乡。郭沫若出生在乐山市沙湾镇中街,是一座四进水结构的四合院,共36间房,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是郭沫若先祖于清嘉庆年间自建,现为郭沫若纪念馆。

乐山大佛为世界第一大佛,位于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确凿而成,又名凌云大佛、嘉州大佛,为弥勒坐像、佛像螺鬓、袒胸跣足,双耳垂肩、两手覆膝。它头齐峰巅,脚踩大江,整个佛像占满了一面山,给人一种“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感。

乐山大佛高71米,比曾经号称“世界最高的石佛像”——阿富汗帕昂立佛(高53米)还高出18米,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佛像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朵中间可并立两个人,头顶可放一张圆桌,脚背宽8.5米,脚上围坐多人,大佛两侧有身高10多米,手持戈戟,身穿战袍的武士。佛像远眺峨眉,近瞰乐山,双眼欲睁似闭,面容显得慈祥肃穆,真是形神兼备,巨细和谐。

距有关部门测定,这座大佛不仅完全符合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和结构,而且在筑像工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工匠们既科学又巧妙地在佛体上构筑了排水系统,而且又使人不易看出它的排水沟迹,避免了像体表层受雨水冲刷而风化,保持了它的雄伟丰姿。在大佛头部共有18层螺鬓,发髻个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来。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的排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

年维修时发现,乐山大佛胸部有一个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记事残碑。大佛凿成后,曾建有13层楼阁覆盖,名字叫大像阁,以保护彩绘金身的大佛。宋代称为天宁阁,明末毁于兵火。此后数百年间,大佛即在日晒雨淋中,杂草丛生,面目日非,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后,四川*阀混战,乐山名胜古迹多遭破坏。民国六年(年)川、滇*阀争夺地盘,在乐山隔江作战,大佛面部,也为炮弹所击,弹痕累累。几经维修,基本恢复往日的庄严美容。

我们漫步凌云寺下,大佛右侧修有九曲栈道,俗称“九道拐”。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级石阶,沿崖迂回而下,可到大佛脚底。最近几年,又新开凿凌云栈道,沿江边峭壁,透迤多米。游人可从九道拐下到大佛脚,经过凌云栈道而上碧津楼,让人饱览三江胜境,饶多趣味。

为什么要修建这座大佛呢?据说在唐代开元元年(年)以前,凌云寺的海通和尚见江水汹涌,每到夏天,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沉没,造成船毁人亡。为了镇住水势,消灭水患,让船能安全行驶,于是发起修造这尊大佛。海通和尚认为:“石可改而下,江可积而平......善因可作,众力可集。”(见伟皋《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于是立下誓愿,凿崖造大佛,欲“夺天险以慈力,易暴浪为安流。”

于是,海通禅师走遍长江南北,湖南、湖北、淮海等地,历尽艰辛,化缘20年,筹得一笔可观的经费。大佛工程自唐开元六年(年)由海通禅师着手建造,直到剑南西川节度使未韦皋于贞元十九年(年)完成,历时90年。陆游曰:“能仁院有石像丈余,盖作大像时样也。”并记以诗云:“江干欲开千尺像,云龛先定此规模。

斜阳徒倚空三叹,尝试成功自古无“。

乐山大佛,真可谓:“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芮海林,男,宣城市人,中共*员,大学文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经济记协理事、《宣城散文》副主编。时任宁国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中共宁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宁国日报》总编辑、技术职称:主任编辑。

年以来出版《新闻采访入门》、《走进新闻》等新闻专著5部,散文《江南写意》、《走进山水》、《书香盈路》、《人在旅途》等7部,其中《走进山水》获全国第二届中山杯优秀图书奖。散文、随笔多见《人民日报》、《文学故事报》、《安徽文学》、《安徽日报》、《深圳晚报》、《香港大公报》等报刊。

“环球文艺纵横”是文艺爱好者的领地,是灵*工程师们安放心灵的佳苑。平台以文会友,以情交流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致力于文化思想传承、推介,教育教学叙事、交流,文艺创作、欣赏,时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芮海林散文神气的乐山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