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因为爬峨眉山事件,闹得动静有点大。
嗯,你们有了一个上过热搜、人日、CCTV的朋友。
视频截图
这几天稍微梳理了一下思路,尽可能地把这几天的经历写了下来。
为了尽可能还原场景,所以牺牲了可读性,写得比较琐碎,但是真实。
(主要是文字。因为实际环境恶劣,拍照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只有上山前两天有一些照片)
峨眉山照片
六月底我们从太湖出发,一路走过了山山水水,算是:太湖骑过行,*山隐过居,太平湖上钓过鱼,九华山上挂过单,鄱阳湖畔喂过马,庐山脚下泡过泉,庐山西海泛过舟,滕王阁上背过序,武功山上辟过谷,万寿宫里问过道,凤凰古城撸过猫,梵净山下丢过笔,赤水河畔喝过酒,长江起点游过泳,乐山大佛扫过地,最后峨眉山上迷了路。
8月8日是我们此次西行的第44天。
中午从乐山大佛出来,然后到了峨眉山的山门处。这边寺庙甚多,旅游开发也相对成熟。期间大白去了报国寺,我则去进善觉寺,向寺里师父讨了顿斋饭。下山后,两人商量上山路线:由报国寺上山行进路程在44公里以上,更倾向于找一条更短的上山路线。六只脚上有两条别人走过的路,一条是在观音村,一条在张沟村。
观音村路线实拍
9号白天去市区补给了食物等。
到观音村是下午五点,之后把车子停在了一大叔家的院中,背包上山。我们带了一把锯子,在山脚下锯了两根竹竿子做登山杖。山路不甚好走,前半段被河水冲垮了,后半段又被各种死去枯萎的松树掩盖了。基本上一路真的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整条路完全是要靠我们用竹竿子打出来的。
披荆斩棘
行进了约两小时到七时许,我说:来的时间不对。天黑了不好走路。还是得先下山。
于是我们又原路返回,驱车离开到镇上吃夜宵。(上山前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下山后又补了一句“已下山,路难走”。瓜姐评论说小心被猴子抓走。这应是第一个关键点,算是为后来瓜姐在我们失联后第一时间精准报警埋了一个伏笔。)
补个闲笔:四川菜多辣,我不太能吃辣,所以叫的甜皮鸭。四川人甚热情,他们吃西瓜什么的,会请我们一起吃。人真的很nice!
吃完夜宵洗过澡,已经是十点。张沟村的入口正好在镇的对面。上山路口本来是有栏杆拦着的,不让车进。但晚上杆子竖起来了,于是我们开车进山。路甚小,仅容车过。一路慢慢爬行,直到开到一个电厂门口。我们进去转了一圈,在门口处发现了上山的台阶路。台阶起点有块告示牌,我拍了照,后来发朋友圈就是这张照片。
安全告示牌
我们本来想连夜上山。但最终还是决定,晚上先探下路,白天再上去。我们沿着台阶路走了十分钟,觉得路况甚好。于是下到车里,开车下山寻找露营地方。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块平坦处,安寨扎营。期间遇到两个当地村民。
睡觉前,我配图发了一条朋友圈,但是没有加定位。原先一直没有发定位的习惯。正好那段时间W君多次嘱我发票圈记得加定位。我想了想,删掉重发了一遍,重发的时候加上了张沟村的定位。就这一时之念,算是第二个关键点,在搜救队发现我们车子,以及确定我们上山起点上起了大作用。当时时间是凌晨0点57分。
10号早上七时许,背包上山。
据说是遇到过一个大姐,但我没印象。沿着昨天小道走到电厂门口,然后左转拾级而上。台阶甚陡,坡度很大,但是算是好走。那时候还有信号,我发了几张照片和一张六只脚的路线截图给Y君。这是第三个关键点。后来周和小胖就根据这张截图,基本上推断出了我们上山的路线。
当时截图
行进了约一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一个山间小水库,水库水至绿至清,还时不时地有小气泡从底下冒出来(应该是水从底部渗到地下,然后地下空气从水中冒出来)。水库边上有个小木屋,目测是养蜂人的住处。
我们在水库边上休整,就着咸鸭蛋和榨菜吃了馒头。而后继续向上。至此,水泥台阶一变,变成了寻常山路,只是更加松软易滑坡。刚走几步,就看见养蜂人从山上下来,肩上还背着一管很老式的猎枪。我和他擦肩而过,没有交流。那时候大白在后面,和养蜂人有几句交流。大概是问有没有走过这条路,需不需要向导。大白说,网上有路线,我们沿着路线走。
这其实也是一个关键点。如果当时聘养蜂人当向导或许后来就不会迷路。但当时我们一路走来都是水泥浇筑的台阶,并没有想到后面会是无路之路。所以就当时有限的信息来说,我们打算独自前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养蜂人木屋
此时开始,手机没有信号。
沿着山路走了约两小时(期间遇到一条手臂粗细的黑蛇),转过了好几个山弯,山路忽然折而向下。我看了一下路线说,好像走岔了。当时我们觉得如果下了山,到时候还得爬上来,体能消耗会比较大,优先还是回去找路。
最初的山路
于是我们看着路线图,回到我们和路线分歧的地方。但是在那边走了几个来回,都没有发现路线上的道路。没办法,我们只好改变主意,沿着下山的路先走着看。当时的考虑是:看地形图,或许也可以下到山底,沿着河谷与既定路线汇合。而且下山这条道路很明显,有人为维护的痕迹。
我们沿着山路下山,却郁闷地发现这条山路的尽头是另一个小水坝。是的,这条路有人维护,并不是因为它是去往金顶的道路,只是因为这个水坝。
没办法,只好在水坝休整。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危险,悠哉悠哉地在河里游了个泳。大白还睡了个午觉,还发现了一块六角形的金刚石。
红圈是睡觉的大白
这期间我轻装沿着河谷往上走了一段,发现路并不好走。不背包还行,背着包则太难。而且沿河都是悬崖峭壁,到时候未必能有路上山。
我回去把河谷情况说了一下,于是两人觉得还是得沿路回去,按路线上的方向走。又背着包,走了半个多小时,回到了前面我们找了却没有找到路的地方。
这次我们改变了策略。两人把包放下(这荒山野岭的,也没有其他人,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偷包),分头轻装找路。大白沿着大河谷往上爬,我往回走了一段,沿着小河谷往上爬。沿着河谷爬了一段,没找到,都想着回放包处了,却又咬咬牙往上又爬了一段。就这一爬,居然在上方发现了一条山路。(到了山上没信号,虽然可以通过gps确定方向,但定位是不准的。你只能通过路线的方向,再结合山的走势,去猜测道路可能的方位。而无法直接通过个人定位直接找到道路。你就站在那不动,你在手机上的定位也是一直在跳来跳去。)
第一次迷路时路线图
为了确认走的是正确的路,我沿着路又走了一段,走到另一个河谷时,听到下面有翻石头的声音。我喊了一声,确定是大白。然后我沿着大河谷往下爬,回到放包处。比较了一下,觉得大河谷不好爬,我们往回走一段,沿着小河谷走上新发现的道路。(小河谷处有一段路是有信号的,之后就一点信号也没有了。)
峨眉山地质环境复杂,泥土很松,容易滑坡。七八月份又是草木长得最茂盛的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又找不到路了,而且体能消耗很大。
峨眉山上植物多刺。树有刺,竹子有刺,草有刺。树还好,竹子刺坚硬,一下午走下来,我的长裤已然变成碎布条了。不过最麻烦的是草的刺,像魔*藤,一经沾上,一拉一扯,就会回甩过来,缠得你一身都是。
峨眉山上的植物
这时候大白在前面开路,也不管是不是路,只要大方向不错,就是用竹竿强行打草,开出一条路来。我本来是想沿地形找找道路,但也不好走。觉得两个人各自开路太消耗体力,于是折回去沿着大白路走。期间为了和他汇合,强行穿越了一大片荆棘丛,一身划伤不说,防潮垫还被荆棘给拉下来了。起先没察觉,察觉时又觉得路远,没想着回来找。不过倒也好,后来搜救队看到了,算是确定了我们的路径。
下午五六点,发现水所剩不多。我们一共背了十斤水上山。前面一路走来,遇到各种山泉,所以完全不担心水的问题。并不着急补充饮水,因为太重。却不想,等想补充饮水的时候,一路走来竟然没水可补给。
要翻过去的山
晚上八点,天黑,且饮水告罄,两人又累又渴,依旧迷路。天黑了路更加不好找,于是我们也不找路了,在确定大方向不错的情况下,继续强行穿山越林。草地最好走,即使是齐胸高的草地;而后是爬河谷,虽然湿滑,勉强能走;最难走的是大片的荆棘丛,或是树枝密到穿不过去的密林,遇到这种情况只多走点路绕过去。
期间看到很大的白色头骨,我们用竹竿给它翻了个身,看样子是牛头骨。
牛头白骨
没水赶山路太难受,太考验人的意志。我就想着,如果这回下了山,我要喝一瓶两升的快乐肥宅水。靠着这种望梅止渴的心态,我们赶了一夜的山路。
下山后第二天买的大瓶可乐
凌晨两点左右,还是没找到水源。在穿过一片草地的时候,我左脚膝盖突然一阵刺痛,当时第一反应是会不会被蛇咬了。随即全身各处刺痛,直接懵了,大叫一声马蜂,然后本能地挥动竹竿。九华山师父送我的佛珠就在那时候甩出去,不见了。
大白比较机智,在后面喊:关灯关灯。我们把光源灭了。果然马蜂只是乱飞却失去了目标。于是我们在嗡嗡声中,摸黑一步一步挪出了它们的包围圈。
走了一段距离后,目测安全,我们停下来检查了一下伤口:我被马蜂蜇了十几口,大白两口。(马蜂确实*,现在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其他伤口都长好了,就马蜂叮过的地方还是铜钱大的硬块。)虽然浑身上下都疼,我就还坐在湿漉漉的泥地上,靠着树睡了十分钟。
大白在旁边石堆了挖了半瓶子水,还用纱布简单过滤了一下。
大白看了一下路线,说马蜂那地方,好像是必经之路。
我说,那地方真要走的话,白天走不如晚上走。晚上可以关灯。
于是我们又折回去。马蜂还在那嗡嗡嗡地飞着。开一会灯,关一会灯,慢慢前行。我看了一下,大概二十多只。(后来搜救队有两名队员被马蜂蜇了,应该也是在这里。)
又走了一段,听到山下有水流声。我们比较振奋,于是找了条河谷往下走。走了约一小时,离水源很近了,却发现尽头是个悬崖。我走到涯边用手电照了一下,高得吓人。摔下去应该就gameover了。于是我折回,建议回去另找出路。大白还想在周边找找路径,也是无功而返。(前面我在河谷探路时见过类似悬崖,周边坡度并不见缓。)
于是我们又不得不沿着河谷往上爬,然后继续穿山越林,直到发现第二个河谷,再碰碰运气。这次的尽头也是个悬崖,但是小一些。而且有水从石头缝里滴下来。我们接了两瓶子,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而后要找块平地睡觉。荒山野岭的,大部分时候连找块平地坐一下都得看运气。很多时候只能随地坐,是湿泥土也得坐。我用手电照了一下小悬崖,不高,觉得可以下。于是我们采用人包分过的方法:我先下,然后扔包下来,然后大白下。
下了河谷就是个瀑布,水源充沛。那时候真是高兴万分,我清楚地记得是凌晨四点四十分。也就是说我们抹黑爬山爬了一天一夜。于是喝水,洗澡,休整。我在溪中间发现一块大石头,相对平整。于是我们爬上去搭了帐篷,在石头上睡了一晚(其实已经快天亮了)。
第一晚睡觉的地方
11号,是上山第二天。
起来已经是中午,两人分吃了一个自热饭和一包泡面,两根香肠。下午2点继续赶路。当然,首先还得从昨天下来的悬崖上再爬上去。
然后就又是找路。期间会有分歧,两人各自开路寻找,但不会离开太远。最终大白找到了一条被草掩盖的道路,路上还有前人扔下的垃圾,可见是条正道。可惜没高兴多久,则又迷失道路了。于是我们采取第一天的方法,把包放下,各自轻装找路。最后总算又找到了。而为了找这条路,我几乎把房间大小的一片草地用竹竿全给扫平了。
看看这野草看看那山崖
找到道路后,为了确认道路是对的,我没有回来拿包,而是继续往前。道路虽然是条道路,但已经被草木掩映,必须用竹棒开出路来。每走一段,又有岔口,有时候不得不把两条路都开一遍才能辨别出真路。当然有时候也会走错路,颇耗费体力精力和意志。而且路面复杂,土松石滑,草茂根结,难走得很。
山峰坡度很大几乎直上直下
途中我问:蜀道难说的是这里吗?
大白答:应该不是。应该是指剑阁那一带。
我说:但是里面有一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这路真的是鸟才过得去!
第二天的经历其实就是第一天的翻版。唯一的差别就是晚上八点天黑的时候,我们刚好爬到一个小瀑布,于是吸取第一天的教训,我俩一拍即合:今晚不走了,就在这安寨扎营。
瀑布中央有一巨石,上顶平,下临水,只是有小股水流经。于是我们用石头垒堆成小水坝,拦截水流,并与另一侧深挖水道,让水都从另一侧过,算是小型的改道引流。然后用砂石把石头表面打磨了一遍,去掉青苔,铺上树叶,然后于其上扎帐篷。看似是个不错的地方。
第二晚一开始睡觉的大石头
没想到,半夜大雨如注,溪水猛涨。凌晨两点醒来,发现自己整个儿睡在水中央。于是赶忙起来抢救物资,所幸只冲走了袜子等小物件。而后大白往上另寻营地,我则整理了一下背包,将其放在石头稍高处。而后两人将帐篷移到山上草地里,将就着睡了一夜。自此,所带衣物无一干燥。
第二晚最后睡觉的草地
12日,爬山第三天。
上午分食了一自热饭一方便面,食物已然告急。下到河谷收拾背包再出发,已经是中午时分。费尽功夫寻得一山路,正是通往目的地。
路殊难走,树根盘结。还时常可见草地上有动物行经的痕迹。推测是野猪,因为旁边小树都被撞断,一些树根也被拱开吃掉。另看见其粪便,里面都是未消化的植物种子。有时候在山石的洞里可见其他动物的粪便,臊气甚重,推测是山羊的巢穴。
我走前面时,看见树上有前人走过时留下的红丝带。再往前走就看见一块巨石,上面红色箭头标着舍身崖。大振奋,可见所走的是正确的道路。
路标照片
后面一张照片也没有了。因为拍照没有活着重要。
这样又走了许久,道路走向又很迷惑了。而后大白往上探路,我在原地休整。期间我把周边能找到的觉得能吃的东西都尝试了一遍。红的花苦涩,紫色的口味淡点,可以吃。野果子没熟,硬得很,还涩,吃了口干。有的植物茎,撕掉外皮有点像番薯藤。细竹子的嫩茎最好吃,最好是竹子梢头的那一段,把嫩茎抽出来,掐掉叶子,嚼起来竟然还有点甜,就是太少了,不够吃。
没吃多少,大白回来说,往上的话会被瀑布所隔,再难前行。我看瀑布中段有一小平台,建议去平台看看。又行半小时多,借助平台穿过瀑布,却发现前面依旧是悬崖峭壁。(其实我们并没有走错路,沿着悬崖峭壁正是一条路。只不过这条路过于险峻,我们潜意识里都不认为这是条路。)
于是没办法,又沿原路返回,下到山底。我看了路线,觉得根据大方向,强行穿山或许可以回归正路。于是,我们又直上爬山而行。爬了两个多小时,发现自己回到了最初的瀑布平台上。平台那边还清晰可见我们先前走过的痕迹。大绝望!
但是三次探索都指向这个方向。于是我们仔细搜查了平台,才觉得沿着悬崖峭壁的隐隐约约是条道路。虽然危险,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很多地方放一只脚都困难,而旁边就是万丈深渊。又没有保护措施,掉下去就万劫不复了。
走之前,大白还说了一句:现在我们真的是,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回头无岸了。
我说,《一代宗师》里的台词。
沿着悬崖峭壁又小心翼翼地走了约半小时。走到一块稍大的平台上,平台上方是光秃秃的悬崖,上面垂下来三根绳子。准确的说是一个U型绳,一根是单粗绳,绳子的末端打了一个圆圈。
害。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我们喜忧参半。喜的是走对了路;忧的是平台下是万丈深渊,还要借助这几根绳子,往上爬一个三层楼高的悬崖。
大白本来想他先爬,但是考虑不清楚绳子上端绑的牢固不牢固。我建议我先爬,因为我体重轻。于是我把绳圈套自己腰上,开始往上爬。但是连续三天爬山下来,状态不满,爬了一段抓不住石头滑了下来,还好借助绳子荡回了平台上,幸运的是竟然也没受伤。
我们只好改变策略,大白先爬,爬上以后,放绳子下来,把两个背包依次拉上去。然后我再爬上去。本来应该是个挺好的计划,却不想途中出了意外。
大白爬是爬上去了,却不想在上面被绊了一跤,左边胳膊撞到树根,脱臼了。(上面悬崖并没有什么平台,都是仅容一人站立的空间。而且泥土松得很,不好使力。更加危险的是,摔倒的时候并没有套着绳圈。如果是往外摔,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我们就懵逼了,一个手臂脱臼的人在上面,一个我和两个包在下面。所谓的进退维谷,大概就是这个情景。两人隔空喊话讨论,也得不出个万全之策。没办法,我把两个包都系在U型绳子上,自己套着另一根绳子,绕到悬崖右侧,抓着为数不多的草根树根往上爬。
也是吃力万分,但总算一步一步爬了一半。但是问题又来了,悬崖右边再往上也是光秃秃的,没有着力点。那时候天又快黑了,到时候更加难爬。没办法,我把多余的绳子都绕在身上,然后咬咬牙,一蹬脚,硬是像荡秋千一样,从悬崖的右侧荡到左边。
然后抓住左边的树,拦腰抱着树,挂在上面,听着呜呜的风声休息了两分钟。左边有块石头是往外凸出的,特别难爬。我爬上去滑下来,爬上去滑下来,第三次才硬生生地上去了。过了那块石头,就好爬多了。几步上去,就汇合了。
但其实我们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两个人在上面,一个手脱臼,一个体能几乎耗尽;两个包在下面;天已经黑了,照明工具全在包里;气温降下来了,身上衣服都湿透了,冷得很,冻得直发抖。
于是没办法,必须得把包拉上来。一个包还好,现在两个包绑在一起,异常得重;再加上粗麻做的绳子被淋湿了,本身就很重;人又是状态极差。只好我用力拉一段,然后大白用脚踩住,防止它又滑下去。我再拉一段,他再踩住。如此循环往复,一点一点地拉上来。有时候包被石头树木勾住,拉不上来,还得放下去一点,踢几脚绳子让它荡起来,凑运气再拉。就这样拉包拉了有大半小时。结果最后包又卡在了先前那块凸出的石头上,怎么拉都拉不上来。
我也是精疲力尽。我说我得睡一会。然后在悬崖峭壁上睡了有个十分钟,体力恢复了一些。我把绳子套腰上,又摸黑沿着悬崖往下爬了一段,摸到背包,这才最终把背包拉了上来。
这边根据大白自述补一段。
大白:就是刚爬上那个悬崖,然后再往上拉行李,那段时间不是下雨了吗?又加上前面扯着喉咙讨论对策,又好久没有喝水,又渴又饿,关键是冷,牙齿已经在打颤,那段时间我就是特别难熬的。(从大白爬上去到我爬上去,再到把背包拉上去,差不多用了两三个小时。)
我感觉当时都快要失温了,身体完全扛不住了,然后有点迷迷瞪瞪,还有当时你上去找水去了,好像那一段具体我也记不清楚了。
胳膊特别疼,其实那两晚我基本上没怎么睡。睡觉的时候我不是把胳膊用绳子拉直,然后绳子另一端栓在脚上吗?当时胳膊这个拉伸着一点可能就没那么疼,就是要拉着点,所以当时想着往身脚上绑个绳往外拉,我刚开始想是拽着外面的树呢,但是后来不是下雨了,然后胳膊就没有往外面伸,就拉着绳到脚上。
醒来之后把你喊起来,当然已经八点多了,出太阳了,你是从下午四点多开始睡,睡到第二天八点多还在睡。
此时情况算稍微好转些。接下来是得找睡觉的地方。这里站个人都困难,睡觉是不可能的。于是我绑着绳子,用手机照明,继续往上爬,又爬了两层楼高,有一颗还算粗的树和几棵小树。我把绳子在树上绕了一圈做个安全保护,然后继续向上。但是一直等爬到绳子长度已经用尽,都没看到一个平整地带。不过坡度稍微小了点,我就把绳子解开,轻装往上爬。但是因为是晚上,视野极差,一直爬到再也爬不上去的地方也并没有什么收获。
没办法,我又爬回那棵树的地方,说了一下情况。
大白建议,要不就在这悬崖上睡吧,至少有棵树可以踩一下。
我想想也差不多,就把绳子放下去,先把两个包拉上来,然后再大白上来。
再然后是拿着绳子把能够到的小树都绕了一遍,然后钻进帐篷(帐篷是撑不开的,因为没有空间,就只能当做一个口袋挡挡风),然后把绳子先后绑在两个人腰上,以防睡觉的时候失足掉下去。因为衣服都湿透了,我还把把雨衣贴身穿了,再在外面穿上湿衣服。这样还干燥些。
就这样,我们背靠悬崖,脚踩树干,身盖帐篷,腰绑麻绳,然后睡着了。至少我是很快睡着了,大白手痛,好像是没怎么睡。
睡得还挺好,醒来已经是第二天八点多。就中间饿得难受,迷迷糊糊地觉得胃酸想吐。因为晚上只吃了一根火腿肠。
13日,爬山第四天。
上午醒来,我说,今天伙食就只一包方便面了,是现在吃还是留着中午吃?
大白说吃掉吧。
于是我们就分食了仅存的这包方便面。吃完后,我还把三包调味包都留起来,毕竟也是可以提供能量的东西。
然后就是想办法把大白手臂复位。毕竟这是当务之急,手臂脱臼就爬不了山,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想想电视里手臂脱臼不都是,一拉一送就好了吗?但是我们用了各种方法,拉、扯、顶、敲、撞、压,除了让大白疼出一身汗外,并没有什么进展。
这是进山以来,我们第一次感到信心动摇。于是我们想到了报警。Buttooyoungtoosimple啊。压根就没有信号。我们有四张手机卡覆盖三个运营商,但是真真一点信号也没有。
当时报警失败截图
于是商量了一下,初步方案是:大白在原地休整,我带上两个手机三张电话卡,继续往前,寻找救援。不过在此之前,还得解决一个饮水问题(反正目测解决食物问题是没什么盼头了。但我们预估体力还能撑两天。先前在武功山的时候断食过两天,能挨饿。但是断水是万万不行的)。
面朝大山,在左侧可以望见有一个瀑布,也能听见水流冲击石头的哗哗声。但是我觉得远了点,直接往上走可以爬到岩石处,前两天下过雨,岩石看起来是湿的,或许可以接到水(第一天我们就在岩石缝里接到了饮水)。这样走呢,路要近很多。
但是这次押宝押错了。岩石是湿的,但不足以滴水成流。我又*了一把右边的岩石会出水,但也是无功而返。最后不得不走回头路,又返回去往瀑布接水。路殊不好走,或者说完全没路。但是野草茂盛,也不至于摔落下去,倒也安全。直到临近瀑布,土松石滑,这才危险。
手脚并用,爬到瀑布平坦处,也是累得可以。于是,接水入瓶。而后坐着休息。此时看了一下手机,惊讶地发现电信居然有四格信号,忙不迭地电话报警。然鹅,只是假信号而已。一打电话就是无信号。我还不死心地用其他两个号码都试了,没啥鸟用。其实一路爬过来,基本上停下来就会打个电话试试,都是徒劳而已。
因为出太阳了,气温回升,我就在瀑布下洗了一下澡,晒了一下衣服。也刚好趁机休息一下。大约因为我的雨衣是橙色的,摊开铺在石头上晒的时候,引来了许多蝴蝶围着飞舞。我很想告诉它们,你们认错了。不过也没这个力气,也没心情拍照。
在这期间,我还把瓶子上的包装纸扯下来,撕成条,和方便面袋子放在一起,以备等会去寻路,可以绑在树上做记号用。
休息了一会子,收拾好行装,背上十斤水,往回走,确切地说,往回爬。
到昨日露宿处时,大白正在晒各种行装。我把衣物铺在树枝上,然后人坐在昨天睡觉的地方,不知不觉居然就睡着了。
这次还没绑绳,就这样靠着斜坡,踩着树根睡。期间右脚还时不时地踩空,然后惊醒,然后缩回来继续睡。现在想想,真的是心大啊。
睡了有快两小时吧。下午两点,我收拾了一下东西,能扔的都扔了,能不带的就不带,轻装上阵。
先沿着草地往上爬,而后右转,找到了昨天夜里留下的竹竿,然后继续右行。结果没爬多远,就发现了一处平地,上面还留有前面人留下的各种包装袋啥的。不远处又是个瀑布,离得还挺近,是个扎帐篷的好地方。(唉,一开始直接往右爬的话,其实都不用跑那么远去找水了。徒走冤枉路。但是在山上就是这样子,草长遮望眼,看不到。其实这空地离我昨天晚上探路最高处不到三十米,但是没法子,晚上灯光及不了这么远,认不出平地还是斜坡。)
于是我扯着喉咙往回喊:有块平地,不远,附近有水。有别人的痕迹。(是的,离我们昨天睡觉的地方,真的不远。)
大白回喊:那你再回来拿帐篷。
我放下背包。然后沿着平地绕了一圈,发现有条似是而非的道路通往昨天三根绳子处。(想想也是,爬绳子说明我们走对了路。那么爬上悬崖后,应该也是有路的。只不过那时候天黑了,当时也是状况比较多,脱臼,拉包,也没时间细想。)
不过那路也不好走,最后一段我看着太危险(坡度太大,泥土几乎都滑下去了,没草根本抓不住),还是另辟了一条路回去。
把帐篷什么的收拾好,装包。大白还找了根绳子把他的左臂固定了一下,方便他背物件。出发前,我们把那三根绳子整理了一下,垂到了下方悬崖(幸好这样做了,不然救援队还真挺难爬上来)。还把瓶子里的水给倒了,减轻负重,反正前面有瀑布,能补给到水(之前留下了六斤水给大白,还是挺重的)。
大包真是重啊,也亏前面大白一直背着。
然后两人往平地处爬,也是危险困苦,走一跤摔一跤的,最终走到了平地处。然后就是搭帐篷,清点物件。一切弄好,已然是下午四点。一天就又过去了。(基本上八点天就完全黑了,走夜路有很多不利:不仅仅是危险,可能会错过正确的道路。其次,我一个人走的话,基本上是轻装行进,不会背帐篷。晚上单靠雨衣,其实挺冷的。衣服全湿透了,没法指望。体力消耗会很大。我们晚上在帐篷里睡觉,基本上还要再用雨衣保暖。袜子湿了,就把脚用塑料袋裹一下。虽然不舒服,但是确实可以保暖。减少热量消耗就是节省体力。在食物消耗殆尽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本来睡前大白建议生个火,把衣服烤干。但是两个打火机因为环境潮湿,一直打不着。而且周边的树木全都是湿漉漉的,也很难点火。折腾了几下,我就放弃了。因为想早点睡。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睡觉是补充体力的最佳方式。(其实这也是一个关键点。据说那时候救援队里我们不太远,如果点燃火堆的话,或许这天夜里就获救了。而且后面我想了一下,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点燃塑料袋来生火。只不过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救援队的事,生火只是想烤衣服,点不着也没那么执着。)
然后我就早早地睡觉了orz。(大白睡得比较晚。据说当时救援队喊了一声,大白似乎是听见了,回喊了一声。但由于地形和距离的问题,双方都没太在意。一方以为是瀑布声,一方以为是回音。就此错失了一次机会。)
大白自述:
然后那天晚上听到有直升机,当时不确定啊,也可能飞机啊之类的,但是没有喊声,只是我记得当时只是我自己又听到飞机,但是那个时候你已经睡了,就是四点多之后,当时我们把帐篷扎好,也进去进去休息了,就没有,这个那天就睡得比较早,反正我是中间一直是醒醒睡,睡醒醒睡睡,一晚上都是醒醒睡睡这种状态。
我觉得还是经验的问题,可能在我们看来,这个周围潮湿就没办法生活,其实火也能生起来。其实我们是有打火机想办法,其实也可以生起来,只是没有去努力往这方向去做。像那向导说的,他说他们在野外这个下着雨,柴湿了照样生火,很快就能烧起来了。
其实考虑起来我前两天还在想呢,如果说晚上有野猪啊,或者之类的,或者熊啊之类的,我们两个基本上就挂掉了,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和他们战斗的工具,如果说有火的话,他们其实根本不敢靠近来的,其实生活除了取暖以外,更重要的东西可能还是因为防身,我觉得这一点也很重要的。
今天特别是今天,你说你看到他拿了猎枪,那说明其实山里还是会有一些这个大型的野生动物,其实是比较危险的,现在想的是有点后怕。当时那种情况下,无论下雨啊什么之类的,生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也没带什么,其他的大型工具可以保命搏斗之类的。
斜坡的地方还好,特别是这种平坦的地方,很有可能晚上会野生动物过来确实是比较危险的。
14日,上山第五天。
早上起来,我们商量了一下,又改变策略了:两个人还是继续往前走。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一是分开走,无论是物理上还是心理上,其实风险更大。两个人走,慢就慢点,但出意外状况时可以相互照应。一个人在这荒山之中,不论是向前行进那方,还是原地休整那方,其实心理负担都比较大,容易焦虑。二是双方信息沟通无力,对时间的把握是一个大难题。按当时的情况,我走到有信号的地方发出求救,至少得做两天的打算。两天之后,大白是留在原地继续等待还是往前自救?留在原地,万一我迟迟发不出求救信号怎么办?如果是自行往前,断粮两天足以消耗掉剩下的体力。
所以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前行。
《笑傲江湖》里风清扬对令狐冲说:独孤九剑,招招都是进招,都是抢攻,没有一招是防守的,防守你就输了。我们当时差不多就是这境遇。独孤九剑,有进无退。
于是我们收拾好东西(期间我偷偷扔掉了许多东西,牙膏牙刷什么的。其实我没电的手电、充电宝都想扔。我自己的衣服是除了身上穿的,我全丢掉了。但是大白觉得还是留着好。这是我们俩分歧很大的地方。当然东西带的多也有好处:比如每天睡前,大白就会掏出各种药水药膏:这是涂虫子咬的,这是涂刮伤的,这是涂伤口发炎的。确实至始至终,伤口都没有发炎。丢东西的好处也很明显:减轻负重。)
很多时候都是我说这东西我想丢掉,大白就说,别丢别丢,他来背着好了。(因为手臂脱臼的关系,后面我们的分配是我背大包,他背小包。)
当然我们还是丢掉了一些东西。我们把这些东西用塑料袋把这些东西装好,放在空地中间。想着万一将来有后来人,希望能有帮助。
出发前,我们分食了最后一点食物:一颗高邮咸鸭蛋。我还把蛋壳都用塑料袋装起来,想着后面走不动了,可以靠它补充点盐分哈。(笑哭)。
吃完鸭蛋之后,我们俩就继往前走。出发前,我大声喊了两声“加油加油”,给自己打气。劝大家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不要放弃,没事多给自己打打气。因为后面就一直都是幸运值max。
往前走就是瀑布,我们在瀑布稍作休整,灌满水,然后继续。走了一段,看见了一条红丝带,我们就知道这一段路是走对了的。精神振奋了一些,又给自己打了一下气,继续往前。
又走了一段,原地休整。
我回头望,看见大白的左手臂,它在拿东西!
我问:你的手臂,是不是,好了???
大白说,没有啊!
然后尝试动了一下手臂。居然动了!
诶?好像是好了。
这是怎么好的??
大概是刚刚路上,又摔了几跤,又摔回去了???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摔跤脱的臼,终究要摔跤才能复了位。
大白简单检查了一下手臂的情况:骨头应该是回到了关节里面。只不过手臂还不能太用力,也举不过肩膀。
不过这是一个大利好!手臂好了,我们其实放弃了求救的打算。我们打算,翻过舍身崖,登上金顶。精神振奋,继续前行。
再走一段,到了两座山之间的山坳中,看路线是要往上翻山而过。我正怀疑着会不会走错路,朝上望,看见两棵树中间的树枝又有一根红丝带!红丝带!
我指给大白看,但是他一直没看到?我一度怀疑自己眼花了。
不过没事,往上爬就对了。
穿过红丝带,我们继续往上。离山顶越来越近,但是道路呢又分歧了。一条是直接登顶,一条是从左侧绕。我们休整并讨论了一下。决定直接上顶。
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起身的时候,我又了喊了一声:加油。大白喊的:奥利给。
其实声音并不响,至少和前几声加油声是轻多了。
但是,或许是地形的关系(我们处在两座山之间,山坳刚好形成一个喇叭口,或许有扩音作用),大山之中居然传来了另一个喊声。
一开始我们怀疑是不是回音。于是我们又喊了一声:有人吗?
回过来的,虽然听不清,但确实不是回声。
是其他人!
当时我们又以为是别的登山者(因为我们至始至终并不知道瓜姐精准报警了)。
我还喊了一声:你们也是来爬山的吗?
对面回喊了几声。
大白说,好像喊的是我们的名字。
我们这才反应过来,是搜救队。
那时候大概是中午12点。
因为当时雾很大,于是我们开始了对话基本靠吼的场景。
我们想竭力地传达“三根绳”这个关键信息(当时在山林里,都是山峰草地树林,只有这个信息最具有辨识度。只要找到三根绳子,基本上就能找到我们了),但是奈何受限于地形距离等因素,信息沟通一直不畅。搜救队的喊话,除了我们的名字,以及零零碎碎的几个字,其他也一直听不清。(后来听搜救队说他们一直在问我们:你们在山顶还是山脚。只能说,我们在半山腰。)
就这样“千里传音”了有个十分钟吧,基本上就是各喊各话,没啥有效信息。过了一会儿,喊声渐渐少了,逐渐听不见了。
一切又再次归于沉寂。
于是我们懵逼了。
我们喊,你们还在吗?听到请回话。
然鹅,回答我们的只有远处的瀑布声。
同时时不时地又开始下起了小雨。
大白说,要不再爬爬,爬到山顶视野就开阔了。
这时候其实我是比较犹豫的:山里水汽比较大,山顶的视野也需雾散了才会好。另外我觉得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不是比较容易把声音传出去。
但是等了一会确实没有回音。那就再往上爬吧。
又爬了得有十分钟,离山顶已经很近了,但是上不去。山顶处一大块都是裸露的岩石,垂直向上,加上雨天又滑。我们望了一下,没啥办法,又只得退回来。
这也是此次爬山最大的问题,却又很是很常见的问题。我们走着很险的路,爬着很难的崖,披荆斩棘,但其实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不确定走的是不是正确的路。一旦走错最后还是得退回来重新找路,也意味着我们几个小时做的都是无用功。这是最耗费时间、体能、精神的地方。
退回原地之后,我们又等了好一会了。期间又远远听到呼喊声,我们回喊了几声,然后又归于沉寂。
这时我们又分歧了:大白想绕一下爬到山顶去,我坚持留在原地等。最后我们折中了一下:我在原地等,大白不背包轻装登顶。但是不能爬太远,得保持在两人喊话能够有效沟通的范围内。
过了一会,大白从旁边坡绕到了山顶方向,然后喊我,问我在哪?
我往上看了一眼,说,近的很,都看到你了。
山上草木茂盛就是这样,离得很近,但不一定看得见。
就这样,我们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等。
雾也慢慢散了,看得见对面山峰了。山体四周都是光秃秃的悬崖峭壁,就山顶比较平坦,所以草木茂盛。我觉得形状,嗯,有点像泡芙蛋糕,下面圆柱上面圆顶。可能真是饿了。
我在原地等着也是无聊,拿草茎逗了一下周边的蜘蛛之后(峨眉山蜘蛛特别多,都是那种身子小小的,腿长长的那种。峨眉山植物品种也很多,貌似我们还遇到了很多的铁皮石斛。不确定),然后又小睡了一会。我觉得自己像是游戏口袋妖怪里面的卡比兽,残血了靠睡觉快速回复体力。
再醒来的时候就是搜救队找到大白的时候了,因为他们在上面各种对话,不过对方说的是方言,只能听懂个大概,大意是责备我们不该擅自上山吧。语气还挺激动的,我想着,挨批这种事一个人就够了,两个人挨不划算,于是换了个姿势继续睡。
果然马上就问到另一个人了,大白说,和包一起还在下方。然后就是他们下来的声音。大概是下午四五点的样子。我当时一直没看时间。
没一会,大白下来,我们背上包和搜救队汇合。三个当地向导和三名消防队员。
搜救队问我们身体状况怎么样,能继续走吗?
我说,就他前面手臂脱臼过,不过又好了。然后就是饿了。其他没问题。
正说着,队员从包里拿出了一大包牛肉干。
大白说,有面包吗?碳水化合物转化快一点。
我们在原地吃了面包和肉干,喝了牛奶饮料。
同时搜救队队长用无线电和山下指挥中心联系,大概说了一下情况,并说了最初计划:沿着原路下山,但可能今晚下不到山脚。暂定先下到补给点,过一晚,明天下山。
然后就是下山之路,队形是向导开路,我们跟着队长在中间,消防队员断后。
下山途中,队长大概和我们说了山下的情况:你们家里人都是连夜赶来,现在在山下等。你们朋友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