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乐山广播电视台
嘉州古城与灵秀山峦共生
丹崖赤壁与碧绿江水相伴
一程山水,几经波澜
乐山,应运而生
▲摄影:游昌学
01
古城嘉州,人杰地灵
乐山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这里曾是古蜀国开明部落故都
是秦汉时期著名的南安县
是唐代佛教传播的中心
是历代文人墨客汇集之所
也是人才辈出之地
▲六十年代的乐山
乐山之名由来
在历史的轴线上
反复摇摆,来回波折
北周时称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
宋改为嘉定府,元改为嘉定府路
明降为嘉定州
清雍正年间复升为嘉定府
并在府治置乐山县
取城西南五里“至乐山”为名
“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如今回看
无论哪一个名字
都将这座山水古城的灵秀气质囊括其中
但她的魅力又不仅仅止于此
爱她的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乐山地处
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之处
“地控三江”
自古即为川西南和长江上游
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这里的水集雄壮、秀美于一体
雄壮的“三江”
犹如一条反K字形的绿色飘带环绕中心城区
而分布于市区外围的“六河”
即泥溪河、峨眉河、剑峰河
凌云河、磨池河、临江河
与穿城而过的竹公溪则格外秀气
还有著名的平羌小三峡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描写的正是位于乐山城北十余里的
平羌小三峡
浩荡长河
小桥流水
在这里皆可寻
爱她的山
“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
乐山的山因而是秀丽的
山地和丘陵地貌在这里交错生长
还有典型的丹霞地貌
凌云山、乌尤山、东山
形成“丹山碧水”的绝美风光
“震旦第一山”的峨眉山
秀丽幽静的凌云山
四面环水的乌尤山
沙湾的美女峰
犍为的子云山
金口河的大瓦山
马边的大风顶
……
▲峨眉山
一座座山峦
或雄伟巍峨、或险峻奇特
共同组成了这座城市的重要部分
爱她的诗
人杰地灵的乐山还有很多文化名人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此留下生活足迹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这里诞生
嘉州画派名人李琼玖和李道熙留下书画名作
……
当年的嘉州刺史岑参、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和著名诗人*庭坚
曾在乐山游历,写就诸多著名诗篇
“至乐山中,嘉木之樾。
有人天游,风云为马,鸥鹭为舟。”
乐山的灵秀动人
韵孕千年,流传古今
李白曾道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苏东坡的
“颇愿生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范成大的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清代诗人张船山的
“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
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
这些诗词赋予了
嘉州山水丰富的文化内涵
▲水墨三江摄影:郭星
02
山川绮丽,钟灵毓秀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孕育了乐山璀璨夺目的自然景观
拥有世界级遗产3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
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2处
▲乐山睡佛摄影:高路川乐山大佛景区供图
乐山大佛
“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
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
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依凌云山而建,背靠山崖、面临大江
面对滚滚东流的江水,镇定自若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
头上的发髻多达个
手臂与膝盖间,形成长23米,宽8米的平台
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坐佛
乐山大佛景区
由凌云山、麻浩岩墓
乌尤山、巨形卧佛等部分组成
幽幽古寺,佛韵悠长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这座大佛屹立风雨之中近千年
不仅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也见证了乐山的城市发展和文化沉淀
▲乐山大佛灵宝塔乐山大佛景区供图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
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山之领袖”之称
素有天然“植物王国”
“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
▲金顶冬景摄影:李昕锋
北魏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
“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
望见两山相对如峨眉,故称峨眉焉”
由于峨眉山的高度及地理位置的原因
从山脚到山顶
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
▲摄影:陈成
青山绿水云雾开
海上风景自天来
峨眉山的日出云海、星空佛光
只一眼便沉醉
▲云上金顶峨眉山景区供图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金口河大峡谷
全长26公里,谷宽不足米
谷深却达米
峡谷两岸危岩耸立
构成各种象形景观
栩栩如生、重重叠叠的山峦上
绿树成荫,飞瀑跌宕
各种山花野草争奇斗艳
形成一道道绚丽的风景
自然情韵雅致不凡
东方佛都景区
东方佛都与乐山大佛
同在乐山市凌云九峰
为九峰之四峰
凌云九峰,唐代“峰各有寺”
抗元战火将四峰寺庙毁去
而今的东方佛都循古迹恢复旧貌
保留唐代原有山林风貌
荟萃了世间石刻佛像精品
有大小佛像万余尊
其中包括世界最大巨型卧佛
全长米,以摩崖石刻雕像为主
依山取势,林隐千佛,洞中百窟
既展示了佛文化千年的神韵
又留下了现代人传承古人
石刻雕塑艺术的足迹
东方大美,千秋石刻开画境
佛都奇观,万尊菩萨迎嘉宾
峨边黑竹沟
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
地跨哈曲乡、勒乌乡和金岩乡
海拔高度—米之间
是国内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态群落之一
▲黑竹沟景区供图
黑竹沟森林公园划分为
黑竹沟探秘揽胜区、金字塔旅游观光区
和杜鹃池度假休闲区等3个浏览区
包括水景、林景、峡谷等景观
及神秘的黑竹沟浓雾
▲黑竹沟景区供图
嘉阳桫椤湖
嘉阳桫椤湖景区位于乐山市犍为县
主要由嘉阳国家矿山公园
桫椤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组成
地文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分布其中
景区拥有两个“活化石”
一是植物“活化石”桫椤树
其规模之大、树形之多、植株之高
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
“中国桫椤之乡”称号
二是工业革命“活化石”蒸汽小火车
以其“轨距窄、弯道多、坡度陡
最原始手动操作”名于世
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矿山公园资格
嘉阳小火车号称“开往春天的列车”
春赏油菜花,夏观苍翠植被
不同季节邂逅不同风光
沙湾郭沫若故居
乐山郭沫若故居
是一代文豪郭沫若诞生
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位于沙湾城区文豪街
背负绥山,面向沫水
故居名由启功先生题写
▲郭沫若故居郭家老井
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
是一座中式穿斗结构平房
由四进三井和一个后院组成
有大小房间36间,至今保留古朴风貌
03
吃在四川,味在乐山
乐山就是好吃嘴儿的天堂
从早到晚,美食不重样
无论是小巷子里的豆腐脑
还是街边摊摊上的蛋烘糕
都能征服你的味蕾
钵钵鸡
“钵钵鸡”听名字就觉着新奇
它应该是冷菜中最具特色的菜品之一了
“钵钵”其实就是瓦罐
运用了叠音词方式起出的菜名
别致而有亲切感
红*相间的瓷质龙纹仿古罐中
密密插满了竹签
食用时自取自食
除味道悠长外更添情趣盎然
浸在清可见底红汤中的
鸡块、藕片、黑木耳
被细细地穿在了竹签上
蘸上精心调配的酱料
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颤巍巍竹签尖缀着的鸡块在吸饱了汤汁之后
红亮的汤汁顺着鸡块缓缓滑落
芝麻的醇香混合着鸡肉的辣味在舌间泛滥
雪嫩的藕片、滑而厚实的木耳
荤素搭配让人忍不住一串接着一串
豆腐脑
“今天天气真正好,出去吃碗豆腐脑”
相信每一个乐山人都是吃着豆腐脑长大的吧
乐山豆腐脑是乐山特色风味小吃之一
豆花上有深红的辣椒配着翠绿香菜或芹菜
色香味俱全
乐山豆腐脑制作方法
和传统意义上的开封豆腐脑有本质的区别
乐山豆腐脑不是以豆花为主
而是以绝对美味的汤汁勾芡而成的汤头为主
用味精、鸡精、大头菜颗粒、
老抽、炒*豆或炒花生米作底
勺上大半碗的用骨头汤勾芡的淀粉浓汁
在用平勺削几片雪白的豆花
放在浓汁之上,让其漂浮
上面再放上芹菜和熟油辣椒
一碗美味可口的乐山豆腐脑就呈现在眼前了
跷脚牛肉
跷脚牛肉
是乐山一道源远流长的名菜
有六百多年历史
8年苏稽跷脚牛肉被评为
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最初的乡间食摊、草根食品
到登入大雅之堂
它已是标志性的“乐山味道”
更是乐山人的百年味觉记忆
跷脚牛肉
制作原料主要有牛肉、牛舌、牛肝等
色香味美,入口顺滑,鲜美无比
吃的时候一定要蘸着秘制的干辣椒面吃
吃完再喝几小碗滚热的汤
那股鲜香甜辣流于齿间,回味无穷
甜皮鸭
甜皮鸭,乐山人称“卤鸭子”“油烫鸭”
是乐山市著名美食
起源于乐山市夹江县木城古镇
甜皮鸭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艺
由民间发掘、改进,其卤水别具特色
色泽棕红、皮酥略甜、香气宜人
或脆甜,或肥厚
附以细嫩的里肉,口感甜脆
去一趟乐山
一定会打包一只甜皮鸭带走~
西坝豆腐
从乐山大佛顺岷江而下20多公里处
有一座千年古镇五通桥区西坝镇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
镇上的人就有吃豆腐之俗
西坝古镇,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特别是那清冽的溪水
是磨制豆腐的天然水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西坝磨制出的豆腐
洁白、细嫩、绵软、回味甜润
无论蒸、煮、煎、烧、炸,都不碎不烂
有文人品过西把豆腐后称赞道:
“四川豆腐甲天下,西坝豆腐冠四川;
洁白如玉细若脂,几乎舌头一起咽。”
9年
五通桥西坝豆腐制作技艺
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叶儿粑
叶儿粑是犍为县的特产
用糯米粉面包馅心
外裹新鲜绿色粑叶
置旺火蒸制
其色洁似乳,味道香醇可口
不沾盘、不沾筷、不沾牙
被称作三不沾叶儿粑
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
工序达到了六步以上
原料配方多达十多种
叶儿粑分甜的和咸的两种
甜的馅是豆沙加上核桃等果仁
咸的则是肉末或者腊肉粒加芽菜
每当过年的时候
犍为人家里都有做叶儿粑的习俗
人们将叶儿粑作为走亲访友相互馈赠的礼物
外出务工也常携带去外地
除此之外,小吃也是不容错过
油炸串串、麻辣烫、泡椒凤爪
蛋烘糕、冰粉、苏稽米花糖
……
乐山,就是一张大大的美食地图
04
乐山话,古汉语的“活化石”
要问四川哪里的方言最难懂
恐怕乐山话要排名榜首
黢墨搭黑、神不楞吞、霉扑烂鲊、巴离不得
……
四川当地人都不一定听得懂
乐山话最大的特点是
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入声韵”
从一说到十
其中“一、六、七、八、十”
的发音就是入声韵
别人说六七八
乐山说溜七bei
方言也受地理位置、山川水系的影响
同在四川,却略有不同
比如成都话称猪舌叫“脷子”
乐山方言叫“招财咡”
成都话称蝉为“蝉子”
乐山方言叫“蝻蝻”
成都话称蜻蜓叫“丁丁猫”
乐山方言叫“麻螂咡”
▲图源
郭劲松乐山话浓重的语音和许多独特的词语
堪称古汉语中的“活化石”
从《切韵》《唐韵》《广韵》等
中古韵书记载的语音看
千年前的古人话音也极似今天的乐山话
因此,乐山话就是正儿八经的古话
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一口纯正的乐山话
没有十几二十年的语言环境熏陶
可能学不会,也听不懂
因此有人称
乐山话是中国方言里的一门外语
没有翻译根本就懂不起
乐山
作为成都经济区核心圈层的重要枢纽城市
成渝经济区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成昆铁路、成贵铁路、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
在这里穿境而过
▲摄影:严理
峨眉武术、夹江手工造
夹江年画、沐川草龙
井研农民画、夹江纸乡秧歌
犍为腰鼓、峨眉堂灯
非遗文化在这里延绵流长、绽放光彩
▲摄影:汪建
中国首个“戏剧幻城”
《只有峨眉山》
名扬天下的“嘉定大绸”
麻辣鲜香的乐山美食
独具特色的地方方言
波澜的水,俊俏的山
乐山,魅力无限,余温连绵
总有人热爱且向往
这,就是乐山!
参考文献:宋秋《乐山山水名城资源特色及其现状分析》6李东穗《四川乐山方音系统研究》孙雁鸣*小平《四名驱动大美乐山——浅析乐山文化的渊源与流变》部分素材来源:乐山文旅●四姑娘山的秋天,美哭了全世界●稻城,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长宁,世界竹海之都!●廉洁川剧《草鞋县令》受邀参演“艺起前行”——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新闻发布会成功举行分享这就是乐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