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景区简介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年2月,景区宣布对医务人员免门票: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含“夜游凌云山”、“夜游三江”体验)。乐山大佛文化
乐山大佛修造耗用时间近一一个世纪,屹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乐山大佛当时的开凿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上的信仰,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和*治、文化、交通等多种元素。只有很好的研究和挖掘乐山大佛当时开凿时的历史源渊,才能更好的宣传乐山大佛的佛教文化思想,更好的保护和发挥乐山大佛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乐山大佛的文化艺术研究和保护。
据民间传说,当时乐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住持是海通和尚。当时凌云山下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民间传说虽然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也反应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当时人们的文化思想意识,从测面也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治理大然时特有的文化智慧,也可感受到当时的自然风景和文化背景,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根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史料记载,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乐山处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杀水势,永镇风涛。”
乐山大佛周遭都是乐山特有的丹霞地貌,如果你用.力用手去戳山壁,就会有点点洞坑!我也是觉得稍显夸张,不过也用手戳了,不过可能用力不够同
往上走不久会看到一个龙潭,一条巨龙受困于此,这就要联系到之前的那段传说,由于巨龙作乱导致经常发生水灾,所以仙人把它困在山上,不让它再兴风作浪,切记此处不要拍照!!
过了龙潭便是虎穴,切记这里也不要拍照者道因为是下山虎!生肖属猴之人也不要去跟老虎合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意为不和!(当然所有这些条条框框都是因人而异,信则信,不信则不信,作为无神论者的lucky是不信这些)
再往.上走便是东坡亭,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与乐山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凌云山上,不仅有苏先生的题字,还有他饮酒作诗的载酒亭以及东坡亭,留后人怀念。走累的也可以在此处歇歇脚。因为在过去就是凌云寺和九曲栈道了
近距离观察后,细节也同样让人惊叹。比如手指甲、脚趾甲、头上的发髻,无一不是刻画入微。在乐山,除了有大佛之外,还有隐形睡佛。
在乐山古城东迎春门码头远眺,便可望见由山体天然形成的睡佛。
乐山大佛正好位于睡佛的心脏处
可谓心中有佛,佛中有佛。
参观乐山大佛,
必须要走栈道。
险峻的栈道,
本身也是一道景观。
最后,欢迎大家来乐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