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
Tongling
铜官山,铜陵的根。当山前这座城市枝繁叶茂的时候,是它,为一代代铜都儿女的辛勤耕耘见证。铜官山不会忘记。
--《铜官山不会忘记》叶葆菁
5月1日晚月夜到家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这首《月夜》是唐朝刘方平所作,5月1日晚10点到铜陵,五松山社区,正是此番景致。
转眼,父母和弟弟一家住了六年。侄儿上高中后,为便于他更好学习,弟弟俩口子在高中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所以,最近三年,这套公寓晚上只父母住。
年,父母从宁波回铜陵,母亲说她喜欢热闹,所以想跟儿孙辈在一起。刚开始住在哥哥家,年至今,父母搬到弟弟家住。医院近。母亲,做透析已经12年。从刚开始的一周一次,到后来一周二次,再到现在的一周三次,饱受病痛医疗之苦。
时常反思,12年前,为什么母亲回老家后不久,查出患尿*症。
父母大约年到宁波居住。父亲退休后,应聘至宁波的开发公司从事工程管理。父母住一起,和我们住得近。母亲60岁左右查出患高血压。忽高忽低,她不喜吃药,血压控制稍好点,就想把药停下来。如此,血压控制不好,发展到肾衰竭。必须透析或换肾。后悔当年没有更科学严谨地面对母亲早期的高血压,当她不想吃药时,应劝她好好遵医服药。
去年上半年,做透析,母亲医院,大约需一刻钟。去年下半年,有一次腿走不路,后来稍好,医院,需坐车或轮椅推着去就医。
5月1日周六,母亲上午做好透析,下午在家休息。弟弟接我到家,她和父亲都很开心。
“在繁华的长江路上,穿行着各种车辆,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公交车。铜陵市中心区域只有三四十万人口,一百来平方公里面积,却有40多条公交线路,六百多台公交车上路,这么便捷的城市公交是不多见的。年10月1日,当时的铜陵汽车站将两台苏式吉斯-5货车改装成客车,开创了铜陵公交的历史。街道中也有许多间老宅子,作为历史文物已被保护起来,供游客们参观游览。其间还有座财神庙,祭拜的游客们络绎不绝。”这是恩师叶葆菁先生在《铜官山不会忘记》一文对铜陵的称道。父亲从宁波回老家后,对铜陵公交之便捷赞不绝口。和30多年前相比,铜都变化确实大,最让人称道的是市区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当年,就是受不了二冶等周边工业的硫磺味而逃离。弟弟家这一带,原先是黑沙河,现今,已划为紧靠天井湖景区的居住区,配套明显改观。母亲就医必经的长江西路,沿街公园可圈可点。那些苍天大树,分明还存着我读书时记忆,而其周围的建筑小品和花草点缀,构思新颖,四季芬芳。铜都文化大可深挖!当然,这都需要热爱的人们一点一滴积累。譬如,李白与铜陵的渊源可做大文章。“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这首《铜官山醉后绝句》,铜陵的这两座山都被诗仙吟入诗篇。李白一生只给两座山命过名,一是九华山,再就是铜陵的五松山,如此文化盛事,不发掘,太可惜了。另外,父亲的出生地,我的老家,千年古镇大通和悦洲,应该口述历史抢救记忆。5月2日下午游天井湖
五月二日,依旧是好天气。
一早,将卢波妈妈所赠外套给母亲试穿,没想到,这件黑呢镶红暗花的上衣这么合身,好像为母亲量身订做一样。母亲嘱我,回宁波要谢谢卢波和他母亲的关爱。当天下午,原想约L一起去老家大通和悦洲。后来,她有事,我带母亲逛公园。为了避免让母亲多走路,来回都打出租车,从下午三点多到四点半,在天井湖公园玩了一个多小时。天井湖公园是我小时候的繁华盛地。那时,郊区的孩子到公园走一趟可太不容易了。记得我第一次到天井湖,好像是小学时有一回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的。没想到,现在弟弟家,就住在天井湖公园附近。如果步行,十分钟路程,沿长江西路两边,有些房子还是30多年前我读书就有的老建筑。当年,逢周末,会来天井湖溜冰场滑旱冰,《橄榄树》、《大约在冬季》就是在那时学会的。母亲说她歇了好久没到天井湖公园来了。估计上次还是去年我带她来的。但母亲印象最深的,还是三年前。也是春天吧,我和她在天井湖划船,偶遇一位高中生。男孩子阳光帅气,跟我们拼租一条船。湖光山色,我们边划船边唱歌......5月2日那天游园,遇到三位年青小伙子,背着相机,抱一只猫。因为亮亮和粥喜欢猫,见到这精灵,我总要多抓拍几张。5月3日上午探和悦洲
时隔十多年,我再次踏上父亲出生地大通和悦洲。江心洲的荒芜,简直是现实版的魔幻电影。此行寻根,竟然遇到父亲老家从前的邻居,出生于年徐志良先生,他是土生土长的大通和悦洲人,不舍得离开这荒岛,至今和老伴一起住老屋。天气预告原来说有雨,结果,5月3日大清早天晴。L发短信,“八点车子接你”。我们是从小玩至大的伙伴,前些天还说梦到我,这不,五一节就相约到和悦洲畅游。过江票十元一人,那天来玩的游客还不少。据说,去年来玩还不用买票。说畅游,挂在脖子上的相机竟然忘记带卡了。好在我们人到中年,遇事多笑纳。跟L笑谈,再如今不能记超过两件以上的事......但这回,寻根是放在第一位的。前几年,完成父亲口述历史第一部分《我的童年和求学时代》。链接:我的童年及求学年代到大通来过好几次,就是没过江,搭船到江心洲老家看看。去年,弟弟开车,带父母和我到大通看看。本来要过江的,和父亲一起看老屋,寻他提及的蒋氏酱坊。后来,母亲说累了,只好作罢。和悦洲原名“荷叶洲”,呈圆形,四面环水,似荷叶漂浮水上。位于安徽省长江里。相传古逻国王太子朝圣九华山,路过桐城县属藕山,踏上一只脚,把完整的藕山踩成两段,藕头顺江而下,长出荷叶,故名荷叶洲。最近出土的土地福德祠石碑上刻:本洲。中刻:土地福德祠之神位。下刻:清顺治捌年二月初壹。该祠立碑表明,年就有人在和悦洲定居,距今已有三百三十多年历史了。最早来和悦洲的拓荒者,是以插草为标的方式进行的。先到为“君”,后到为“臣”。着历史的变迁,开垦者争夺兼并土地的冲突亦随之加深。先占有土地的东家,引起了后来垦荒者的愤慨,从而导致争讼连年,无休无止。后来,官民共鉴这起纠纷,便改荷叶为和悦,意在和颜悦色:睦邻相处。又传清水师提督彭玉麟来荷叶洲操练水师,认为荷叶岁有枯荣,便讳其意更名“和悦”。此名沿用至今。上图是堂哥用轮椅推着大伯父(蒋生云)在和悦洲江边行走散步。时间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母亲说她十几岁时,常常步行,从桂家湖,沿着长江边,到大通街玩。当年,她到大通,和父亲有没有遇到过呢?小学四、五年级时,放暑假,和弟弟一起到和悦洲住过两周多吧。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住在外面。虽然是老家,但之前一点不熟悉,弟弟是熟悉的,我不行。住了没一周,特别想家,又不好意思说。那一次,印象深刻呵。记得大妈在我和弟弟回家时,特地上街买块花布,让我带回家做衣裳(上图是大妈和堂哥、我父亲,五、六年前,结伴逛大通街,那次没到和悦洲)。我们和87岁徐志良先生,是注定的缘分。找老屋时,路上刚开始就遇到一位洗衣大姐,后来才知,她是徐伯伯女儿。
在热心徐伯伯的带领下,我找到老家,捡回两片瓦......
虽然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和悦洲仍然以其淡雅恬静的田园风景,淳厚古朴的民风,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着远近游人。年,省*府公布“大通—和悦洲”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古镇大通年也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里人见惯了繁华,荒芜让人轻松和解放,从这点而言,千年古镇大通和悦洲换一个维度推介可成旅游胜地。徐志良:(微笑)我姓徐,属犬,年出生,今年87岁。我就在此地读书,原来这里有小学和中学。我读了小学六年以后,年纪还小,在私塾里又读了两年。大通和悦洲出了一个作家*复彩,曾做过安庆日报的总编,他家就在附近。现在就老夫妻俩住这里,房子老祖业(老祖宗留下来的产业),舍不得(丟下)。上面换了瓦,现在就能住了嘛。
蒋红:大通和悦洲,每年发大水就很烦?
徐志良:哪里呀,大水是有年数的,十几年呐,几年呐(碰到一次)。解放以后,大水多一些,原来,(解放前)没有怎么发大水……原来,这个地方是很兴旺发达的,你爸爸晓得,号称小上海,非常繁华!
5月4日上午陪母亲透析
5月4日,一早下雨。七点一刻医院。隔了两天没透析,今早母亲起床,眼睛是浮肿的。
印象中,母亲床号一直是1号,今天透析序号13,最后一个上机,所以不急。自动测量体重和血压的仪器提醒“体重57.2KG,透前血压、61,目标脱水是2.8L,干体重是51.9KG.看到数据,护士有点不相信,说母亲这两天的体重增加多,让再重新称体重。我扶她再上自动测量仪,数值仍旧。”这两天胃口好,重了这么多呀?“护士说,可能喝水所致。
血透患者,平时要严格控制喝水。但在做透析前,是可以痛痛快快喝一杯的“还是水好喝!”母亲一边喝一边笑,像个孩子。因为她今天轮到最后一个上机做血透,母女唠嗑。有意问母亲:“活到80岁,有没有特别崇拜或特别恨的人?”她想想,笑着摇头,称没有。不断有人跟母亲打招呼,“女儿来陪啦?”笑呵呵地回:“女儿上个月回来,这次五一节又回来了。”看我东张西望,母亲说,“这透析室里好玩,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那个杨爷爷,88岁了,做透析四年。他老伴比我还小一岁,也是圆脸,喜欢开玩笑。以前碰到,还用手摸摸我的脸……刚才他看到你来陪我做血透,大嗓门打招呼,"女儿好,女儿是小棉袄,我生了三个儿子,生个女儿就好咯……"老伴看着他不讲话,他边嚷嚷边使眼色,“我要嚯(巴结)人呐,一嚯老婆,二嚯医生,三嚯护士......”5号床的,那个奶奶,老头子陪着,对她照顾得特别好。一会儿给她揉揉,一会儿帮她捏捏,老头子瘦瘦的,头发花白。奶奶跟我开玩笑,说你一年回来六、七趟,挣的工资都化在路费上了。还有那个年纪人,才四十多岁,他人聪明,护士不在,自己可以用机器。做血透难为人,去年,幸亏亮亮和小沈给我输血......5月5日立夏合影
5月5日立夏,哄老爷子从床头电视前移位到客厅,跟我妈拍一张合影。这次他还蛮配合,因为我扯起大旗,“爸爸,为了组织妈妈过八十大寿的活动,麻烦您和妈妈一起拍张合影!”
乐山亲水,我的铜陵--“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前两天侄儿生日,祝勇敢向前,一起成长。今天母亲节,中午打通电话,母亲说,一切都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