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乐山概况
TUhjnbcbe - 2021/7/8 11:42:00
井研人点上面(免费订阅)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一、概况

●地理位置。乐山处在南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成渝城市群规划建设的成都平原中心城市之一。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公里。境内海拔高度—米,平均海拔米。

●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降水量.5毫米,年平均日照小时。

●幅员面积。全市土地总面积.0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64%。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66.5%、21%、12.5%,呈“七山二丘一平”地貌特征。

●人口区划。全市辖4个区(市中区、五通桥、沙湾、金口河)、1个县级市(峨眉山市)、4个县(犍为、井研、夹江、沐川)和2个彝族自治县(峨边、马边)。共有18个乡、个镇、11个街道,个村、个社区(市民*局)。全市户籍人口.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84%;年末常住人口.1万人。

●历史沿革。乐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至石器时代,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春秋时期蜀王开明故治。秦统一中国后,于市境内置南安县,隶属蜀郡,后曾改属犍为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取“郡土嘉美”之意,置嘉州。宋改嘉州为嘉定府,元改为嘉定府路,明降为嘉定州。清雍正十二年(公元年)复升为嘉定府,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取城西南五里“至乐山”为名,“乐山”之名沿用至今。年,设乐山专区。年,撤销乐山地区建地级市。年行*区划调整,眉山等6县划出。乐山被誉为“士大夫之郡”,是郭沫若的故乡。

●自然资源。乐山市区域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地层出露齐全,成矿条件较好。已发现各类矿36种,探明储量34种,主要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主要矿产储量煤炭保有储量约4.40亿吨,年开采约万吨;磷矿保有资源量约6.8亿吨,年开采约万吨;岩盐矿资源储量达亿吨,年开采约万吨;石灰石资源丰富,已探明储一约14亿吨,年开采约万吨。境内江河纵横,拥有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和众多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万千瓦,经济可开发量约万千瓦。

二、主要经济指标(市统计局,以年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地区生产总值。年(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02亿元,增长3.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5%,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1%,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4%,上升0.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6、2.1和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7%、50.7%和33.6%。

●财*收支。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增长3.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亿元,增长0.4%。税占比55.4%。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7%。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民间投资增长1.7%。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84亿元,增长3.3%,民营经济拉动GDP增长1.5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95%,占GDP的56.0%。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92万户,总量达13.97万户,同比增长16.9%。

●城乡居民收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6.4%。年末全市住户存款余额.43亿元。

●对外开放。乐山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与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截止年,有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家,其中全市进出口实绩企业89家。港中旅、中科实业、中国建材、中国华录、中信国安、万达集团等一批知名央企民企纷纷来乐投资兴业。全市新增境外投资项目1个,实现境外投资额万美元。年,晶科能源、上海泰盛集团、保乐力加集团、温氏股份、正邦集团、希尔顿酒店集团、东风商用车等一批企业纷纷来乐投资兴业。全年全市正式签约项目个,签约金额.68亿元,到位市外内资.34亿元,到位外资5.5亿元。全市到位外资5.5亿元,完成省下5亿元目标的.2%;

三、工业经济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工业化率34.31%;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5%。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6.2%,利润总额.5亿元。轻重工业比为19.8:80.2。

●产业发展。乐山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基础较好,形成了包括以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制药为主的新兴产业,以盐磷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39%。

●园区建设。深入推进“一总部三基地”建设,促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全市现有12个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其中乐山高新区是全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乐山(沙湾)不锈钢产业园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园区工业集中度达74%。

●企业发展。全市现有工业企业家,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的企业7家。

四、服务业发展

●商贸流通。乐山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试点市。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比上年下降2.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

●金融发展。全市金融机构总数家。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1家、保险公司及专业代理机构46家、证券期货机构16家、小贷、担保、典当等各类地方金融组织27家,6家A股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3亿元,比年初增加.07亿元,增长10.27%;各项贷款余额为.61亿元,比年初增加.78亿元,增长11.11%。

五、农村经济

全市耕地面积约为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25亩。全年粮食产量.53万吨。

●主导产业。乐山是四川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全市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8+3”产业体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粮油、畜牧、茶叶、竹业、水果、蔬菜、水产、中药材等8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3大先导性产业持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培育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其中4个已认定),已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2个,培育建设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0个,初步构建起独具乐山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全市粮食连续6年实现丰产增收;夹江成为全省首个“中国绿茶出口强县”,峨眉山、夹江入选“四川茶业十强县”,竹叶青、峨眉雪芽被评为“年四川十大茶企”,茶产业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前列;高山蔬菜占据错季销售优势,直供港澳蔬菜基地备案面积全省第一;拥有井研、犍为2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部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32个;建成西南最大的冷水鱼繁育中心,水产综合产值全省第三。道地中药材、晚熟柑橘成为农业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川佛手、川牛膝面积全省第一,井研县入选国家级晚熟柑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个,累计达4个;年新发展家庭农场家,累计达个。有26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市有永丰纸业、凤生纸业、井研食品、沐川森态源、竹叶青、五通巨星等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

●标准化生产。全市发展无公害基地县9个、有机产品示范县1个,基地认证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以上。新建经济作物产业标准化基地13万亩,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个。

●品牌化建设。拥有竹叶青、论道、峨眉雪芽、哈哥、蓝雁等5件中国驰名商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

六、交通邮电

乐山是成都经济区核心圈层的重要枢纽城市、成渝经济区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2万吨,其中公路万吨、水路.12万吨。

●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84.公里,等级公路11.公里,其中新增公路里程公里。已建成成乐、乐宜、乐雅、乐自、仁沐新仁孝段等5条高速公路,境内通车里程公里。有国道线、线、线和省道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线等15条普通国、省公路,境内里程.公里。有农村公路里程.65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公路。

●铁路项目。成昆铁路贯穿全境,其中市内里程公里,设有站点17个。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乐山段长42.6公里,已开通运营。成贵铁路已于年底建成通车。成昆铁路复线、连乐铁路正加快建设。

●水运。全市通航总里程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公里,货运船舶总运力达6.63万吨客(渡)船共有6客座。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犍为枢纽、龙溪口枢纽分别于年12月、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邮*电信(市邮*局)。全市共有个邮*局(所),平均每50.29平方公里、每1.3万人拥有一个邮*服务网点。有邮路59条,邮路总长度达公里。有城市投递段道条,农村投递路线条,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达公里。邮*业务总量10.46亿元,增长57.6%。

七、城市建设

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省环保模范城市,是成渝城市群规划的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心城区坐落在三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融佛、山、水、城于一体。10.77平方公里绿心居于城市之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森林在城市里,城市在山水中”。全市城镇化率48.73%,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余万人。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心城区跨市中区、五通桥、沙湾区,包含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即市直管区域)包括青江、柏杨坝、蟠龙、老城、绿心、棉竹、通江、肖坝、岷江东岸、牟子、高新区、水口、苏稽、杨湾14个片区及大佛景区等区域,面积约平方公里。

●小城镇建设。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为契机,分类分层分步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镇17个、省级试点镇30个,省级特色小镇3个。沐川箭板镇顺河古街等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犍为罗城镇莱佳村等18个村列入“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峨边底底古村等9个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井研千佛镇民建村等3个村入选“四川省最美古村落”。

●城市管理。乐山是全省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峨眉山市创建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县,30个乡镇、个村分别创建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城市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达33.3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建成区绿地率28.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44平方米,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家检查验收。

●安居工程。“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持续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开工1套(户),基本建成1套,发放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户。“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

八、生态文明

●生态创建。建成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个、省级生态县(市、区)6个;沐川、峨边、马边等3个县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87个;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3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级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各1处,全市森林覆盖率60.82%。

●节能减排。全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较去年同期分别削减2.1%、2.5%、13.35%和13.55%。“十二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7.54%,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17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9.57%,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25个百分点。

九、民生改善

●脱贫攻坚。全市上下始终聚焦小凉山彝区主战场,统筹抓好非贫困县插花扶贫,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全域、全员、全程、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累计实施彝家新寨村个,建成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个,完成贫困户住房新建和改造3.5万户,农村公路新(改)建公里,村卫生室新(改)建个,“一村一幼”建设所,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就业工作。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60.33万人,比上年增加2.0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7%,全市转移输出劳动力.4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1亿元。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97%,养老保险关系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最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元。

●安居工程。“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持续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开工套(户),竣工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户,向农民工分配公共租赁住房套。完成农村住房新、改、扩建户,其中农村危房改造户。

●安全生产。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2起、死亡69人、受伤12人。同比分别下降14.3%、18.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年12月全省事故数据进行了重新补录后更新)。年,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0起、死亡57人、受伤6人。同比减少12起、12人、6人,分别下降16.7%、17.4%、50%。5月份发生一起死亡3人较大道路运输事故。年,截止3月1日,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减少3起、3人,分别下降75%、75%。其中煤矿发生事故一起(犍为县吉达煤矿顶板事故)。

十、社会事业

●文旅发展。乐山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3处不同类型世界遗产的地级市,境内分布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现已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36处,旅游经济总量多年稳居全省第二,跻身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旅游综合实力前50强。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3%和下降0.1%。

●科学技术。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家。已创立国家级技术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检验检测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现县县覆盖。

●教育事业。全市共有幼儿园(含彝区“一村一幼”)所、在园幼儿人。小学所、在校学生18.4万人。初中所、在校学生8.8万人。普通高中27所、在校学生4.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学生3.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人。市中区、五通桥区、夹江县、犍为、井研、沙湾、沐川、峨眉山等8个区市县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认定。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全年共招生1.8万人,在校生5.4万人。

乐山要修地铁了?规划图曝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山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