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扒一扒,四川21个市州的建城史
乐山居然比成都晚了整整64年
快来看看你家乡的建市时间
TOP.21雅安.12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雅安有三绝——雅女、雅雨和雅鱼。说起雅安的气候啊,洋溢着水汽,四季雨不断,所以在此环境下生活的雅安妹儿些个个都皮肤白皙通透。对于老一辈来说雅安皮鞋也是雅安的一个特色。
也有传言跟“雅安山”有关,山里部落的“牦牛酋长”用他们的语言便读作“雅安”。酋长力大无穷,骁勇善战。面对蜀汉大*,他带领族众背靠雅安山拒战,虽被诸葛亮击败,但他的美名却在当地传扬。故而这片山坡,便被唤作“雅安山”。
“雅”名,缘起于隋文帝仁寿四年(年)。而雅州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走向繁荣,是在唐代。清朝,增设雅安县。“安”寄予着百姓希望它平安稳固的美好愿望。雅安之名正式叫响,沿用至今。
TOP.20资阳.6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资阳,又称雁城,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同时,资阳境内森林覆盖面积达31%,当之无愧的四川城市绿化之王!
资阳地处资水北面,与山相反,水的南面为阴,北面为阳。于是在北周时期建成之后,就取名为资阳,一直没有变更过。
TOP.19眉山.6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关于眉山的名字来源,史料中没有很确切的记载。相传眉州改为眉山,是来源于当地的一位名人,这便是一代文豪——苏东坡。
眉山,除了有东坡肉让广大吃货眼馋,还是大文豪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乡,最重要的是,它还被誉为“中国诗书城”哦。
据说有人见他眉如山丘,智冠五洲,觉得他的特征正和天相,便建议县令改名为眉山。
TOP.18巴中.6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看红叶不用到川西,秋天巴中光雾山美得像一幅画。巴中更是红*之乡,留下大量红*遗迹。
巴中的名字来源于绕成而流的一条江——巴江(今南江),因水在外,县城在其中。
TOP.17达州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达州的物产丰富,不仅是是中国苎麻之乡、中国*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更是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
东汉时期,皇帝设县管理,将县立名为通州。后来,因为这个地方联络金房、翼带汉沔、西出渠阆、东下夔巫,处于四达之路,因而改通州为达州。
但是这个达州的名字并没有一直使用到今天,23年前,达州的名字还变动过一次,当时改名为达川。直到99年,才又复名为达州。
TOP.16广安.7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未查询到
广安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这位伟人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安也因为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宋朝年间,取“广土安辑”之意,在渠江县设置*吏,命名为广安*。
经过几次战役和淘汰之后,反复更名,在明朝年间,最终将地区纳入版图,改名广安州。
TOP.15宜宾.10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宜宾的当地人之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那三条江里的水都有五度!”,连五粮液的生产基地都能当做一个景点了,走在宜宾城里,空气中都飘着醇香酒味。
宜宾在古代是僰人的聚居地,当时曾叫“僰道”。后来朝廷派14万兵马对僰人进行围剿,经历了一场长约多年的“叙南平蛮”战役后,僰人从历史上消逝了。
宋代初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帝讳,“义宾”二字又改写成“宜宾”,成为延袭至今的地名。
TOP.14南充.7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大家都知道南充的柑橘好吃,却很少有人知道南充也是西部唯一一座绸都,二三十年前,南充的丝厂绸厂曾如雨后春笋般茂盛生长过,不过伴随着丝绸业的衰落,这些厂现在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汉高祖六年,刘邦为纪念让自己“金蝉脱壳”而牺牲的纪信,在他的家乡设立了安汉县,后改称“充国”。
后来汉献帝拆分充国为西充、南充两国,到了隋文帝时,又将安汉、巴西两县合并为一县,因地处充国的南边,定名南充。
TOP.13阿坝州设州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1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阿坝有草原辽阔,雪山耸列,江河纵横,集广袤宽阔、俊秀幽深于一体,让人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雄美。
阿坝一词形成于年以前,唐贞观年间,吐蕃王实行开疆扩土*策,将吐蕃腹地的居民迁至占领地,如今的阿坝是当年西藏阿里人迁移居住的地方,所以得了一个“阿坝”的地名。
阿坝本意为“阿里人”,意为阿里人开发的地区。这是一个对人的称呼变成为对地名的称呼。
TOP.12遂宁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未查询到
遂宁是远近闻名的观音故里。每年在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的生日、出家日、得道成佛日,遂宁灵泉寺和广德寺的香会节,都人山人海。
遂宁作为一个地名,开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各国之间的连年混战,使得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境内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令他感慨万端,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以表达“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愿。
TOP.11内江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如果说自贡是咸,那么与自贡比邻的内江则是甜。因为自古内江甘蔗就好,所有制糖业也非常出名。内江蜜饯的兴衰,凝结了后内江人美好的童年。
内江因其县城所住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北周年间原名中江。当时人们把沱江北段称北江,南段称南江,而县城所驻扎的城市便称之为中江。
古时取名不能跟皇帝同名,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叫杨忠,在看见地图时,发觉“中江县”,很是恼怒,为了避父讳,看见县城所居住的地理位置在江水环绕之内,改“中江”为内江,自此内江县成立。
TOP.10绵阳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绵阳也是一座古城,建城已余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绵阳历来是郡、州等重要的管辖之地。因地理优势,自古都是兵家所争之地。但是绵阳有“蜀道咽喉”、“剑门锁钥”之称,可见地位绝不一般。
当时绵阳还叫绵州,直到雍正五年,四阿哥的皇帝生涯开始顺风顺水的时候,升绵州为直隶州,领县增多,辖区扩大。再后来,因为绵州城外二公里的地方,有一所绵延百里的山脉,因为绵阳位于绵山的南面。
古时候,北面为阴面,南面为阳面,因此,绵州改名为绵阳,取“绵阳南面之城”之意。
TOP.09乐山设市
年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一季度人均(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乐山在多年前的巴蜀时代,曾是故都。公元前秦灭巴蜀,乐山隶属于蜀郡,因在成都的南面,故定名南安。
其实乐山大佛和峨眉山都是了不起的风景,但吃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