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四川16个市州GDP超过千亿
TUhjnbcbe - 2023/8/6 20:50:00
03:12

来源丨四川卫视

继年成都经济总量首破亿元台阶后,

时隔13年,四川迎来第二个亿元城市俱乐部成员。

在年四川经济形势发布会上,

省统计局副局长熊建中透露,

去年四川分别新增亿、亿、亿市州各一个,

依次为绵阳、乐山和广元。

至此,四川省经济总量超过千亿的市州数量达到16个。

从绵阳到乐山再到广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州加入到千亿俱乐部,我省区域之间差距不断减小。

其中,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为亿元,增长4%,在全省的比重达60.7%。

川南、川东北经济区两大区域的经济增速分别达4.2%和3.8%,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6.2%和15.6%。

此外,攀西经济区增长达3.9%,占全省的比重为5.97%。“总体来看,五大经济区竞相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那么问题来了,

四川这7个副中心城市表现如何呢?

三年前,四川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城市为区域中心城市,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绵阳:突破亿元

年以来,绵阳将“确保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确保进一步扩大在区域中心城市中的领先优势”作为重要的目标。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绵阳依然保持了相对较高增长速度,前三季度增长3%,增速居全省第三位。

最近两年,绵阳引进京东方、惠科等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并建成投产。丁任重刚刚参加了绵阳市的“十四五”的评审会。在他看来,“十四五”时期,绵阳在*民融合、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上会有很大的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就会加快人口的聚集。

上述绵阳市《建议》提出,要不断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按照“平方公里、万人口”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加快建设Ⅰ型大城市。

德阳:.1亿元

1月22日上午,德阳市召开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德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3.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去年德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亿元,比上年下降4.8%;然而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限上商品零售额80.5亿元,增长达44.8%。从热点商品看,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高达.7%。

外贸形势较为复杂,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亿元,比上年下降17.5%。

乐山GDP首破亿元

1月21日下午,乐山市统计局发布最新消息称,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亿元。

在乐山亿元的大盘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0亿元,增长3.7%。去年以来,乐山光伏、食品饮料、生猪、陶瓷等特色产业项目投资加快落地,数字经济蓄势突破,带动全市经济走强。

与此同时,乐山市乘势提出新的目标:到“十四五”末经济总量达到亿元以上,奋力打造“一极一地一市一城一枢纽”。

年宜宾GDP达.12亿元!

宜宾市年GDP为.1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27亿元,增长3.9%。

就绵阳和宜宾整体数据来看,两市差距为.96亿元。其中,绵阳市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北部中心,具有协同川东北地区发展的能力,促进川北区域经济发展,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经济协同能力。宜宾市作为川南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其有能力促进川南与成都平原经济区南部协同发展,与泸州市一共引领川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夯实四川第二经济增长极地位。

.2亿元!年泸州GDP成绩单

从年泸州市经济运行统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亿元,比上年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5.2%。

年南充市地区生产总值.08亿元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南充市地区生产总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地区生产总值位列全省第五。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52亿元,增长4.6%。

南充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胡佳富进行了专业解读。总体可以四句话解读:疫情影响很大,复工复产很快,回升态势很好,基本盘很稳。

“从全年数据看,南充经济发展总体是稳步向好,好于预期,GDP突破亿元,稳居全省第5位。尤其是今年的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93亿元、列全省第6位。”胡佳富介绍。

年达州GDP实现亿元,增长4.1%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达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为18.6:34:47.4,第三产业(服务业)占近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年以来,达州服务业特别是一些传统服务业受疫情冲击影响大,消费领域尤其明显。全年餐饮收入下降2.6%,住宿下降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虽逐月好转并且好于全省,但全年零售总额仍然下降1.3%,没能实现由负转正。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1.2%。

可喜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增长2.6%,金融业增长4.6%。

四川整体表现如何?

V型反转,位居全国第6

03:00

来源丨四川卫视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3.4%。

经济成色是“十三五”最好一年

“四川经济从下降3%到上升3.8%,总体呈现出V型反转的发展态势。”熊建中在分析解读年四川经济形势时表示。

熊建中表示,去年一季度四川经济下降3%,到二季度经济增长3.8%,实现了迅速恢复回升,在去年的上半年,四川经济出现了V型反转。从全年来看,上半年增长0.6%,到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2.4%,回升总体在加快,呈现出逐步向好的运行发展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经济在二季度增长了3.8%,恢复回升比全国的平均水平提早了一个季度。

“年四川经济增长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这是‘十三五’时期最好的一年。”熊建中分析说,从年开始,四川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9%,到年四川为7.5%,比全国的6.1%高了1.4个百分点。而年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成绩来之不易。

熊建中还透露,从国家反馈的数据来看,在年前10位经济大省中,如广东为11万亿,江苏为10万亿,从GDP总量最大的10个省排位来看,四川位居第6,但在这10个省中间,四川GDP增速达到3.8%,经济增长规模水平是最高的。

三驾马车中外贸进出口“跑得”最快

发布会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全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3%。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商品房竣工面积.9万平方米,下降0.7%;商品房销售面积.8万平方米,增长2.2%。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出口额.3亿元,增长19.2%;进口额.5亿元,增长18.8%。

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亿元,比上年下降2.4%,降幅比全国平均水平小1.5个百分点,降幅呈逐季收窄的运行态势。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亿元,下降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亿元,下降2.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亿元,下降9.0%;商品零售.4亿元,下降1.5%。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5亿元,增长16.9%。

多个高技术产业现“两位数”增长

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4%,集体企业下降17.9%,股份制企业增长4.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7%。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5%。

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7%,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8.0%,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7.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5.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5.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8.0%。

工业效益稳步向好。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亿元,同比增长8.2%。

你的家乡,年收获如何?

图文来源丨综合四川在线、四川日报、封面新闻、金融投资报、新华网、乐山新闻网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16个市州GDP超过千亿